同“焚林而田”。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同“焚林而田”。南朝 宋 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见“焚林而田”。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
烧:~烧。~毁。~化。~香。~书坑儒。~膏继晷(“膏”,油脂;“晷”,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姓。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打猎,古代指冬天打猎:~猎。冬~。 古代指放火烧山以围猎。 古同“守”,指帝王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分切,音汾。 《玉篇》燒也。 《集韻》火灼物也。 《書·胤征》玉石俱焚。 《易·離卦》焚如。 《春秋·桓七年》焚咸丘。 《註》焚,火田也。 《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 《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 《註》杜預曰:焚,斃也。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 《集韻》本亦作僨。 又叶汾沿切。 《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 又叶符筠切。 《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 《說文》本作燓。 《集韻》或作炃燌。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𠀤音臨。 《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 《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 《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 《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 《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 《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 《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荆州山名。 《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 《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而』《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狩』《唐韻》書救切《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𠀤音獸。 《說文》犬田也。从犬,守聲。 《爾雅·釋天》冬獵爲狩。 《左傳·隱九年》冬狩。 《註》狩,圍守也。冬物畢成,獲則取之,無所擇也。 《白虎通義》冬謂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 又《爾雅·釋天》火田爲狩。 《註》放火燒草獵亦爲狩。 又或作守。 《孟子》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禮·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 《註》狩或作守。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始九切,音手。 《集韻》冬獵。 《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 又《小雅》田車旣好,四牡孔阜。東有甫草,駕言行狩。 又叶書几切,音始。 《易林》尅身潔己,逢禹巡狩。錫我𤣥圭,拜受福祉。 又叶賞呂切,音暑。 《易林》駕龍巡狩,王得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