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妒莺惭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àn dù yīng cán
成语注音 一ㄢˋ ㄉㄨˋ 一ㄥ ㄘㄢˊ
成语简拼 ydy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燕妬鴬慚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秀带飘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成语典故

形容女子貌美,使燕莺都妒忌不如。《红楼梦》二七回:“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并列 燕子见了生妒,黄莺见了觉得羞惭。形容容貌美丽。《红楼梦》27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一时也道不尽。”△褒义。多用于描写女性。→桃羞杏让沉鱼落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侣。~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轻慢:“~朋逆其师”。 古同“宴”,安闲,安乐。 古同“宴”,宴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赵。~山。~京。 姓。

因为别人好而忌恨:嫉~。~恨。~羡。嫉贤~能。

〔黄~〕即“黄鹂”。 〔夜~〕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歌燕舞。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燕』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𠀤音宴。 《說文》𤣥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 《爾雅·釋鳥》燕燕,𩾐。 《疏》燕燕,又名𩾐。古人重言之。 《詩·邶風》燕燕于飛。 《玉篇》俗作鷰。 《集韻》亦作䴏。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 《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 《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 《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 《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 《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疏》燕,安也。 《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傳》以安待天子。 《又》或燕燕居息。 《傳》燕燕,安息貌。 《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 《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𠀤音煙。 《玉篇》國名。 《爾雅·釋地》燕曰幽州。 《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 《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 《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 《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又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妒』

《廣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𠀤同妬。 《說文》婦嫉夫也。 《詩註》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史記·鄒陽傳》女無美惡,入宮見妒。 《山海經》亶爰之山,有獸曰類,自爲牝牡,食者不妒。  又鶬𪂬爲膳,可療妒。  又凡媢嫉皆曰妒。 《史記·項羽紀》嫉妒吾躬。 《列子·說符篇》爵高者,人妒之。  又梵言伊黎沙掌挐,此言妒。  又叶當古切,音覩。 《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又叶之石切,音蹠。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而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