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博的鄙称。
对赌博的鄙称。
为~,奈何得遇主知?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四十七回
《晋书·陶侃传》:“樗蒲者,牧猪奴戏耳!”
源见“禹惜寸阴”。指赌博或弈棋。宋 陆游《观棋》诗:“失马翁言良可信,牧猪奴戏未妨为。” 偏正 赌博。《晋书·陶侃传》:“樗蒱者,~耳。”清·杨豫成《劝戒词》:“何至况而愈下,为此牧猪奴之戏。”△贬义。多用于赌博方面。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 治:~民(治理人民)。 古代治民之官:州~。
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倌。~场。~圈(juàn )。~肉。生~。野~。种(zhóng )~。 古同“潴”,水积存之处。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
《廣韻》《集韻》《韻會》𠀤莫六切,音目。 《說文》本作𤘴,養牛人也。从攴牛。 《玉篇》畜養也。 《廣韻》放也,食也。 《揚子·方言》牧,飤也。 《註》謂放飤牛馬也。 《書·禹貢》萊夷作牧。 《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 《詩·小雅》爾牧來思。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 《註》始養馬者。 又牧師掌牧地。 《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扞牧圉。 《註》牛曰牧,馬曰圉。 又《哀元年》少康爲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 《疏》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 《書傳》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𤰞以自牧也。 《註》牧,養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 《揚子·方言》牧,司也,察也。 《韻會》治也。 《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岳羣牧。 《傳》九州牧監。 又《呂𠛬》非爾惟作天牧。 《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 《註》牧,州長也。 《前漢·成帝紀》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自牧歸荑。 《傳》牧,田官也。 又《禮·月令》舟牼覆舟。 《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註》隰臯之地,九夫爲牧,二牧而當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牧其田野。 《註》經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 《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 《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屬朔方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舉風后力牧。 《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 《風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地名。 《尚書·大傳》牧之野。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 《書·禹貢》爲萊夷及牧。《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叶莫狄切。 《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來叶六直切,載叶節力切。
『猪』《廣韻》俗豬字。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𠀤著平聲。 《說文》豕而三毛叢居者。 《爾雅·釋獸》豕子豬。 《註》今亦曰彘,江東呼豨,皆通名。 《揚子·方言》吳揚之閒謂之豬子。 《埤雅》豬性𤰞而率。 《揚子·太𤣥經》出野見虛,有虎牧豬。 又山豬,卽豪豬也。詳前豪字註。 又嶺南有嬾婦豬。 《桂海虞衡志》嬾婦似山豬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則不復近。 又貓豬。 《楊愼·丹鉛錄》毛犀卽彖也。善知吉凶,古人呼爲貓豬,交廣人謂之豬神。 又石豬。 《蜀志》蜻蛉縣有石豬,子母數千頭,傳言夷昔牧豬于此,一朝豬化爲石。 又官名。 《魏志·東夷傳》夫餘國以六畜名官,一曰豬加。 又草名。 《博雅》伏豬,木禾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陶弘景曰:豬苓,其塊黑似豬屎,故名。互詳前豕豨二字註。 又山水名。 《山海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 又湫名。 《北夢瑣言》邛州有湫,有牝豕出入,號豬龍湫。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豬拔州,隸隴右道。 又《廣韻》豬口,地名。亦作䐗。 《晉書·甘卓傳》軍次豬口。 又《閔公承傳》作䐗口。 又《韻會》通作瀦,水所停也。 《書·禹貢》大野旣豬。 《孔傳》大野,澤名。水所停曰豬。 《蔡傳》水蓄而復流者,謂之豬。 《左傳·襄二十五年》規偃豬。 《註》下濕之地。 又孟豬,澤名。通作諸。 《書·禹貢》被孟豬。 《蔡傳》地志,在梁國睢陽東北,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及《爾雅·釋地》作孟諸。 又《字彙補》照迦切,音遮。 《左傳·定十四年》宋野人歌曰:旣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干寶讀。 《廣韻》俗作猪。
『奴』《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𠀤音孥。 《說文》奴婢,古之罪人。 《周禮·秋官·司厲》男子入于罪隸,女子入于舂藳。凡有爵者,與七十者,未齔者,皆不爲奴。 《前漢·衞靑傳》人奴之生,得無笞罵足矣,安望封侯乎。 又地名。雍奴,漢縣,屬漁陽郡。建武二年,封𡨥恂爲雍奴侯。見《後漢書》。 又澤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見《水經注》。 又姓。廬奴之後。見《統譜》。 又念奴,官妓名。 《元稹·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 又梵言䭾索迦,華言奴。 又飛奴,鴿也。張九齡家養羣鴿,每與親知書信,繫鴿尾上,依所敎投之。 又燭奴,燭檠也。申王以檀木刻童子執畫燭,名曰燭奴。見《天寶遺事》。 又酪奴,與茗爲奴。齊王肅品題食物,惟酪不中與茗爲奴,見《洛陽伽藍記》。 又木奴,柑橘號。 《杜甫詩》方同楚客憐鄕樹,不學荆州利木奴。見《玉堂閑話》。 又竹奴,靑奴,世所稱竹夫人,所以憩臂休膝者,見《黃庭堅集》。 又錫奴,溫足缾也。荔枝奴,龍眼也。狸奴,獺也。𠀤見《玉堂閑話》。 又《類篇》奴故切,音砮。亦賤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