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萝莫补


   谓无法弥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n luó mò bǔ
成语注音 ㄑ一ㄢ ㄌㄨㄛˊ ㄇㄛˋ ㄅㄨˇ
成语简拼 qlmb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牽蘿莫補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无法弥补。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花月痕》第十一回:“痴珠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复抱坠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


成语典故

源见“牵萝补屋”。谓无法弥补。《花月痕》十一回:“痴珠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复抱坠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拉,引领向前:~引。~曳。~头。~线。~萝补屋(把萝藤拉上屋顶来补草房,形容生活困难,亦喻将就凑合)。 关连,带累:~连。~强(勉强牵连在一起)。意惹情~。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女~。茑~。藤~。

不要:~哭。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古同“漠”,广大。 姓。

古同“暮”。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莫』

《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𠀤音寞。 《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 《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又定也。 《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又謀也。 《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又《博雅》强也。 《論語》文莫吾猶人也。 《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 《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 《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 《註》莫,勉之也。  又削也。 《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又《博雅》莫莫,茂也。 《詩·周南》維葉莫莫。 《註》莫莫,茂密之貌。  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 《註》莫,大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又《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又與瘼通。 《詩·小雅》莫此下民。  又與幕通。 《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又《說文》莫故切。同暮。 《易·夬卦》莫夜有戎。  又菜也。 《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註》音暮。 《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又通膜。 《禮·內則》去其皽。 《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又《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 《詩·小雅》君婦莫莫。 《註》言淸靜而敬至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又《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 《直音》作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