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马齿索


   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uǎn mǎ chǐ suǒ
成语注音 ㄑㄨㄢˇ ㄇㄚˇ ㄔˇ ㄙㄨㄛˇ
成语简拼 qmc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犬馬齒索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齿索:没牙。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成语典故

齿索:牙齿没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后汉书.班超传》:“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亦作“犬马齿穷”。《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亦作“犬马齿歼”。汉.班超《上和帝请归书》:“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 见“犬马齿穷”。《后汉书·班超传》:“迫于岁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狗:猎~。警~。~马之劳。~牙交错。~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讨取,要:~还。~求。~取。勒~。 尽,毫无:~然无味。 单独:离群~居。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𥌭切,圈上聲。 《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 《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 《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 《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 《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  又《禮·曲禮》犬曰羹獻。 《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又《左傳·隱八年》遇於犬丘。 《註》犬丘,垂也。地有兩名。

『索』

《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 《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