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於于:犹“于于”,夸诞的样子,谓故意不与俗调倡和,表示自己道高调不同凡响,以此沽名钓誉。 其他 故意不与俗和,以示清高,而沽名钓誉。《庄子·天地》:“子悲夫~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用于描写人的品性。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而倒。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歌。管~。续~(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外之音。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中医脉象名:~脉。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悼念:~悼。默~。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𠀤音賢。 《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 《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 《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 《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國名。 《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又姓。 《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 《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 《哀四年》齊𨻰乞弦施救范氏。 《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又脈數曰弦。 《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 《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 《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又與絃通。 《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 《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哀』《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𠀤音唉。 《說文》閔也。 《玉篇》哀傷也。 《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 《詩·豳風》哀我人斯。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 《詩·小雅》哀哀父母。 又憐也,愛也。 《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 《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又姓。 《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 《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 《姓譜》宋有哀長吉。 《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又國名。 《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又叶於希切,音衣。 《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又》山有蕨薇,隰有𣏌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歌』《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𠀤音柯。 《說文》詠也。 《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 《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 《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 《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 《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又曲合樂也。 《詩·魏風》我歌且謠。 《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又《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鐘名。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 《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叶古賀切,音過。 《左貴𡣕·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又叶居之切,音姬。 《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叶斤於切,音居。 《柳宗元·饒娥𥓓辭》鄱民哀號,或以頌歌。齊女色憂,傷槐罷誅。 《說文》或作謌。 《集韻》或作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