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茅盾《谨严第一》:“~——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子舞。~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对打:~斗。~击(奋力进击)。~战。~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拼~。 跳动:~动。脉~。 捕捉:~噬。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姓。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可供使用的:~品。~具。 进饭食的婉辞:~饭。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因此:~此。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 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心~意。 都:代表~来了。 使不受损伤:保~。 姓。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姓。
《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𠀤音梓。 《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 《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 《增韻》嗣也。 《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 《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 《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 《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又卿之妻曰內子。 《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 《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 《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複姓。 《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 《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 《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 《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 《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 《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 《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 《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 《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搏』《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音博。 《說文》索持也。 《禮·月令》孟秋務博執。 一曰至也。 《書·益稷》搏拊琴瑟。 又拊也,拍也。 《史記·李斯傳》彈箏搏髀。 又手擊也。 《釋名》指廣搏以擊之。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夢與楚子搏。 《史記·項羽紀》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又取也。 《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跖不搏。 《註》搏猶攫也,取也。凡鳥翼擊物,必轉足取攫,故人取物亦云搏也。 又《唐韻》《集韻》𠀤匹各切,音粕。亦擊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遇切,音付。亦擊取也。或作捕。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捕也。 又《集韻》蒲故切《正韻》薄故切,𠀤音步。與捕同。詳捕字註。
『兔』《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𠀤吐去聲。 《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 《禮·曲禮》兔曰明視。 《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 《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 又《正韻》亦作菟。 《前漢·賈誼傳》搏畜菟。 《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亦』《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睪。總也,又也。 又傍及之詞。 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又同奕。 《詩·周頌》亦服爾耕。 《箋》亦,大也。 《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𡗕,象人左右兩腋形。 《說文》𡗕與掖同。 《詩·衡門序》誘掖其君。 《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余頌切,容去聲。 《說文》可施行也。 《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 《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𠛬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 《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 又功用。 《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 《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 《論語》禮之用,和爲貴。 又貨也。 《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 《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 《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 又以也。 《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 又庸也。 《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又《增韻》器用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 《傳》器實曰用。 《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 又《廣韻》通也。 又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 又《韻補》叶餘封切,音容。 《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 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全』《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𠀤音泉。 《說文》完也。 《玉篇》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 《註》純用玉也。 又姓。 《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又《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力』《唐韻》《集韻》《韻會》𠀤林直切,陵入聲。 《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 《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 《增韻》筋,力氣所任也。 《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 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 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 《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 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 《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 《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 又勤也。 《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 《註》師古曰:力,勤也。 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 《註》力,猶務也。 又《後漢·銚期傳》身被三創,而戰方力。 《註》力,苦戰也。 又病甚曰力。 《唐書·汲黯傳》臣犬馬病力。 又爲人役者曰力。 《晉·陶潛·與子書》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 又姓。 《韻會》黃帝佐力牧之後。 又《韻補》叶力蘖切,苓入聲。 《蘇軾·香積寺詩》此峯獨蒼然,感荷祖佛力。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