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之富


   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dùn zhī fù
成语简拼 ydzf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成语示例


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 汉·贾谊《过秦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韩非子?解老》:“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成语典故

猗顿:春秋时鲁人。从陶朱公范蠡习致富之术,富比王侯。形容十分富有。语本《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美好盛大的样子。晉•陸雲•《高岡詩四首之一》:“瞻彼高岡,有猗其桐。” 助词。犹“兮”。相当于“啊”,用于句末,表示语气。《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叹词。常用于句首,表示赞叹。 相当於“啊”。《詩經•齊風•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唐•王維《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讌集序》:“猗哉至理之代也!吾徒可以酒合讌樂,考擊鍾鼓。” 姓。如春秋時魯有猗頓。

加,超越。《詩經•小雅•巷伯》:“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依靠。通“倚”。《詩經•小雅•車攻》:“四黃既駕,兩驂不猗。”孔穎達•正義:“兩驂之馬不相依猗。” 牵引,束而採之。通“ 掎 ”。《詩經•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财产、财物多:~有。~足。~饶。~庶。~裕。~强。~豪。财~。~国强兵。 充裕,充足:~余。~态。~丽堂皇。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猗』

《唐韻》於离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𠀤音漪。 《說文》犗犬也。从犬,奇聲。  又《玉篇》歎辭也。 《詩·周頌》猗與漆沮。 《箋》猗與,歎美之言也。  又《商頌》猗與那與。 《晉語》猗兮違兮。 《呂氏春秋》塗山女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爲南音。  又《廣韻》長也,倚也。 《詩·小雅》有實其猗。 《傳》猗,長也。 《箋》猗,倚也。  又《詩·衞風》綠竹猗猗。 《傳》猗猗,美盛貌。 《班固·西都賦》曄曄猗猗。  又《玉篇》猗氏,縣名。 《史記·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 《註》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  又與漪通。 《詩·魏風》河水淸且漣猗。 《釋文》本亦作漪。  又與兮通。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伎。 《疏》猗者,足句之辭,不爲義也。 《禮·大學》引此作斷斷兮。猗是兮之類。  又與欹通。 《詩·齊風》猗嗟昌兮。 《傳》猗嗟,歎辭。 《釋文》或作欹。  又與依同。 《前漢·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又《廣韻》於綺切《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𠀤音倚。 《廣韻》猗狔,猶窈窕也。 《集韻》猗狔,弱貌。  又《詩·衞風》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釋文》猗,於綺反。依也。  又《詩·豳風》猗彼女桑。 《傳》角而束之曰猗。 《釋文》於綺反。徐音於宜反。  又《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畞丘。 《傳》猗,加也。  又《集韻》倚可切《正韻》烏可切,𠀤音妸。 《集韻》桑貌。 《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傳》猗儺。柔順也。 《釋文》猗,於可反。 《集韻》或作阿。  又《集韻》於義切,音輢。相附著也。 《詩·小雅》兩驂不猗。 《疏》不相依倚。 《釋文》猗,於害反。  又於綺反。  又《韻會》於記切,音意。義同。  又叶於何反,音窩。 《詩·衞風》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富』

《廣韻》《集韻》《韻會》𠀤方副切,否去聲。 《說文》備也。一曰厚也。 《廣韻》豐於財也。 《書·洪範》五福,二曰富。 《周禮·天官·冢宰》二曰祿以馭其富又。 《史記·貨殖傳》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又《易·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禮·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爲富。 《莊子·天地篇》有萬不同之謂富。  又《正字通》年富,謂年幼後來齒歷方久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悼惠王富於春秋。  又《禮·祭義》殷人貴富而尚齒。 《註》臣能世祿曰富。  又貨賄也。 《書·呂𠛬》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註》主獄之官,非惟得盡法於權勢,亦得盡法於賄賂之人也。  又姓。 《左傳》周大夫富辰。  又凡充裕皆曰富。 《晉書·夏侯湛傳》文章宏富。 《王接傳》左氏辭義贍富。 《宋書·謝弘微傳》才辭辨富。 《唐書·呂温傳》藻翰精富。 《文心雕龍》經籍深富,辭理遐亘。  又叶渠記切,音忌。 《詩·大雅》何神不富。叶上刺類瘁。 《魯頌》俾爾壽而富。叶上熾下試。  又叶𤰞吉切,音必。 《詩·小雅》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叶上克下又。 《朱傳》又夷益反。富猶甚也。 《說文》从宀畐聲。畐,古福字。俗作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