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狲入布袋。’” 猢狲本有野性,无拘无束,一旦钻入口袋之中,便不得自由。学人归堂,亦犹猢狲入布袋受到约束。后因用以比喻落入圈套,行动受到限制。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梅圣俞诗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初受敕修《唐书》,语妻曰:‘吾之修书,可谓胡孙入布袋矣!’妻曰:‘君之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主谓 比喻个性受到限制、约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2:“(梅尧臣)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矣。’”△多用于受到约束方面。
〔~狲〕猕猴的一种,产在中国北部的山林中,能耐寒。亦泛指猴,如“树倒~~散”。
〔猢~〕见“猢”。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 古代的一种钱币。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 流传,散播:~道。~施。 做出安排:~置。~景。~局。 姓。
用布或皮做的盛东西的器物:~子。布~。衣~。口~。旅行~。 量词,用于袋装的东西和水烟、旱烟:一~儿面粉。一~烟。
《廣韻》戸吾切《集韻》洪孤切,𠀤音胡。 《廣韻》獑猢,獸名。似猨。 《集韻》本作𪕮。或作𪕉,亦書作𪕾。詳鼠部𪕮字註。○按《廣韻》猢𪕮分列。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𠀤任入聲。 《說文》內也。 《玉篇》進也。 《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 《檀弓》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 《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 《定六年》於越入吳。 《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 《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故切,音抪。 《說文》布枲,織也。 《廣韻》布,帛也。 《小爾雅》麻紵葛曰布。 《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 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 《易·說卦》坤爲布。 《詩·衞風》抱布貿絲。 《傳》布,幣也。 《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 《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 《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 《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 《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 《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𨻰列也。 《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 《傳》皆𨻰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 《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 《註》布,𨻰也。 又《廣雅》布,散也。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 《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 《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 《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 《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 《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 《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 《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 《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又複姓。 《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 《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 《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 《註》徐廣曰:尃,古布字。 《漢書》作布。
『袋』《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 《玉篇》囊屬。 《干祿字書》作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