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元圣祖


   指 老子 。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何况 玄元圣祖 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昇青天。”参见“ 玄元皇帝 ”。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uán yuán shèng zǔ
成语简拼 xys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 老子 。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何况 玄元圣祖 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昇青天。”参见“ 玄元皇帝 ”。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① 深奥的道理; ② 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 黑色:~青(深黑色)。~武(① 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 ② 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同“圆”。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中国朝代名:~代。~曲。 姓。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父。外~母。 先代:~宗。~业。~制。~祭。~国。 初,开始:鼻~。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师。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余白下亭”。~饯。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元』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原。 《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爾雅·釋詁》元,始也。  又《廣韻》長也。  又大也。 《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 《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又首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 《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 《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又本也。 《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又百姓曰元元。 《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 《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又《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 《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又氣也。 《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又正月一日曰元日。 《書·舜典》月正元日。 《註》朔日。  又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𠀤曰元。  又姓。 《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又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 《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 《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𨻰。旣赦鄭伯,班師華元。◎按新、𨻰𠀤非文韻。

『圣』

《廣韻》《集韻》𠀤苦骨切,音窟。 《說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 《揚子·方言》圣圣,致力無餘功貌。○按从土从又。會手把土義。亦作𡉄。《字彙》古壞切,音怪,非。  又《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𢘪而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正切,聲去聲。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 《書·洪範》睿作聖。 《傳》於事無不通之謂聖。 《禮·禮運·三代之英疏》萬人曰傑,倍傑曰聖。 《孟子》大而化之之謂聖。 《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也。  又《諡法》稱善賦𥳑曰聖,敬賓厚禮曰聖。  又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聖木。 《註》食之令人智聖也。  又水名。 《水經注》聖水,出上谷東,過長鄕縣北,又東過安次縣,而東入于海。  又姓。  又《韻補》叶裳聲切,音成。 《常璩·華陽國志贊》仲元抑抑,邦家儀型。子雲𤣥達,煥乎弘聖。

『祖』

《唐韻》則古切《集韻》《韻會》總古切《正韻》總五切,𠀤音組。 《玉篇》父之父也。  又先祖,始祖,通謂之祖。 《詩·小雅》似續妣祖。 《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  又《說文》始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  又《廣韻》始也,上也,本也。 《禮·中庸》祖述堯舜。 《仲尼燕居》如此則無以祖洽於衆。 《前漢·食貨志》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饑。 《孟康註》謂黎民始饑也。  又法也。 《禮·鄕飮酒義》亨狗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  又習也。 《魯語》祖識地德。  又祭道神曰祖。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舟車所至,靡不窮覽,故祀以爲祖神。祖者,徂也。 《詩·大雅》仲山甫出祖。 《註》祖,將行犯軷之祭也。 《左傳·昭七年》公將往,夢襄公祖。  又姓。祖已之後,出范陽。  又《集韻》咨邪切,音𦊨。 《前漢·地理志》安定郡有祖厲縣。  又神名。 《山海經》祖狀之尸。 《註》音如柤棃之柤。  又叶阻渚切,音樹。 《張衡·東京賦》敺以就役,惟力是視。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