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奉 老子 为始祖,于 乾封 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天宝 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 天宝 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及《礼仪志四》。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唐 奉 老子 为始祖,于 乾封 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 天宝 二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 天宝 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及《礼仪志四》。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① 深奥的道理; ② 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 黑色:~青(深黑色)。~武(① 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 ② 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同“圆”。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中国朝代名:~代。~曲。 姓。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大:~~巨著。冠冕堂~。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古同“遑”,闲遐。 古同“惶”,恐惧。 姓。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玉皇大~。 君主:~王。皇~。称~。~制。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原。 《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 《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又《爾雅·釋詁》元,始也。 又《廣韻》長也。 又大也。 《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 《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又首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 《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 《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又本也。 《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又百姓曰元元。 《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 《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又《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 《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又氣也。 《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又正月一日曰元日。 《書·舜典》月正元日。 《註》朔日。 又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𠀤曰元。 又姓。 《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又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 《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 《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𨻰。旣赦鄭伯,班師華元。◎按新、𨻰𠀤非文韻。
『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 《說文》大也。 《風俗通》天也。 《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又《湯誥》惟皇上帝。 《傳》皇,大。上帝,天也。 又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 《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又有天下者之通稱。 《爾雅·釋詁》君也。 《白虎通》號也。號之爲皇者,煌煌人莫違也。 《書·呂𠛬》皇帝淸問下民。 《詩·大雅》皇王維辟。 《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 《蔡邕·獨斷》皇帝,至尊之稱也。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堯,舜稱帝。夏,殷,周稱王。秦幷以爲號,漢因之不改。 《前漢·高帝紀》漢王卽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爲太上皇。 《註》太上,極尊之稱。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冶國,故不言帝。 《明制》太子稱皇,諸王以下不稱皇,皇族各戚屬宗人府掌之。 又《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五年,親祀玉皇於朝元殿。 《註》玉皇,天帝聖號。 又《鴻苞博蒐》佛一稱覺皇。 又《博雅》美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又《爾雅·釋言》皇正也。 《詩·豳風》四國是皇。 又莊盛也。 《儀禮·聘禮》賔入門皇。 又美盛貌。 《詩·大雅》穆穆皇皇。 又猶煌煌也。 《詩·小雅》皇皇者華。 《爾雅·釋言》皇,華也。 《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又猶熒熒也。 《揚子·太𤣥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猶栖栖也。 《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歎美辭。 《詩·周頌》於皇來牟。 《註》於,音烏。 又聿皇,疾貌。 《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又遹皇,往來貌。 《張衡·思𤣥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又冠名。上畫羽飾也。 《禮·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又屏風名。王坐所置也。 《周禮·天官》掌次設皇邸。 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 《周禮·地官》舞師掌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註》皇或爲䍿。 又鳳皇,靈鳥也。 《書·益稷》鳳皇來儀。 《傳》雄曰鳳,雌曰皇。皇,通作凰。 《集韻》亦作䳨。 又《爾雅·釋鳥疏》皇,一名黃鳥。俗呼爲黃離留。 又《爾雅·釋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麥子,如彫胡米,生廢田中。 又《埤雅》驪馬黃白曰皇。 《詩·豳風》皇駁其馬。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歲星,十月出,名天皇。 又國皇星,大而赤。 又餘皇,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俗作艅艎。 又矞皇,神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 《史記》作潏湟。 又冢前闕曰皇。 《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寢門闕曰皇。 《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又室無四壁曰皇。 《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 《博雅》作堭,非。 又㵎名。 《詩·大雅》夾其皇㵎。 又山水名。 《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又地名。 《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 又姓。 《左傳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孫以皇爲氏。 又皇甫,複姓。 又《諡法》靖民則法曰皇。 又與遑偟徨𠀤通。 《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 《詩·小雅》作遑。 《爾雅·釋訓》作偟,暇也。 《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 《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又《正韻》戸廣切,黃上聲。 《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又《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又《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 《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 《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 《詩·魯頌》烝烝皇皇。 《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 《說文》本从自,始也。 《徐曰》自,從也。故爲始也。今省作白。
『帝』《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𠀤音諦。 《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 《爾雅·釋詁》君也。 《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 《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 《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 《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 《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 《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 《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又諡法。 《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又上帝,天也。 《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 《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又五帝,神名。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 《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 《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 《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 《又》大角者,天王帝廷。 《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 《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又地名。 《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 《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