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兽食人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语注音 ㄕㄨㄞˋ ㄕㄡˋ ㄕˊ ㄖㄣˊ
成语简拼 sssr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率獸食人
成语英文 tyrannize the people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典故

形容暴君虐害人民。孟子在批评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对百姓苛征暴敛时指出,他们的厨房里摆着肥美的肉食,马栏里有着膘肥体壮的马匹,老百姓却面有饥色,田野上横陈着饿死者的尸体,这无异是驱赶野兽去吃人。兽类自相残食,人们尚且憎恶;那些号称为民父母的执政者,不免干出类似驱兽食人的勾当来,那么,他们又怎么配作民之父母呢?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例句】: 清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主子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连动 率,带领、率领。率领兽类吃人。比喻肆意虐害人民。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章炳麟《革命道德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贬义。多用于描写暴政。→逼良为娼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带领:~领。统~。~队。~先(带头)。~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草~。~尔。~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坦~。 大概,大略:~常。大~。 遵循:~教。~礼。 模范,楷模:表~。 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 姓。

比值,两数之比:效~。税~。概~。圆周~。出勤~。增长~。

吃:~肉。~欲。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拿东西给人吃:~母(乳母)。

用于人名:郦~其(jī)(中国汉代人)。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率』

《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𠀤音蟀。 《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 《廣韻》循也。 《書·太甲》率乃祖攸行。 《詩·大雅》率西水滸。 《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 《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 《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 《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 《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 《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 《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 《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 《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 《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 《盧氏雜記》宋五坦率。 《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 《論語》子路率爾而對。 《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 《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 《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 《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所類切,音帥。 《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 《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 《註》率,所類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 《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 《集韻》計數之名。 《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 《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 《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 《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 《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 《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 《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 《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 《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 《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 《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 《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食』

《唐韻》乗力切《集韻》《韻會》實職切,𠀤音蝕。 《說文》一米也。 《玉篇》飯食。 《增韻》殽饌也。  又茹也,啗也。 《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 《古史考》古者茹毛飮血,燧人鑽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及神農時,人方食穀,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及黃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易·需卦》君子以飮食宴樂。 《書·益稷》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 《傳》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決川有魚鱉,使民鮮食之。  又《書·洪範》惟辟玉食。 《註》珍食也。  又食祿也。 《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祭曰血食。 《史記·𨻰涉世家》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又飮酒亦曰食。 《前漢·于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  又耳食。 《史記·六國表》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又目食。 《宋史·司馬光傳》飮食所以爲味也,適口斯善矣。世人取果餌刻鏤之,朱綠之,以爲槃案之翫,豈非以目食乎。  又吐而復吞曰食。 《書·湯誓》朕不食言。 《左傳·僖十五年》我食吾言,背天地也。 《爾雅·釋詁》食,僞也。 《疏》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故通謂僞言爲食言,故此訓食爲僞也。  又蠱惑曰食。 《管子·君臣篇》明君在上,便嬖不能食其意。  又消也。 《左傳·哀元年》伍員曰:後雖悔之,不可食已。 《註》食,消也。  又《書·洛誥》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 《傳》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  又日食,月食。 《易·豐卦》月盈則食。 《春秋·隱三年》日有食之。  又《左傳·襄九年》晉侯問於士弱曰:吾聞之,宋災,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對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内火。  又《禮·檀弓》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註》不食,謂不墾耕。  又《前漢·外戚傳》房與宮對食。 《註》應劭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房宮,二人名。  又《揚子·方言》食閻,勸也。南楚凡已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  又寒食,節名。 《荆楚歲時記》去冬至一百五日,卽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又大食,國名,在西域波斯國西,都婆羅門,兵刃勁利,勇于野鬬。  又《廣韻》戲名。博屬。  又姓。漢有食子通。 《希姓錄》後漢食于公。  又《集韻》祥吏切《正韻》相吏切,𠀤音寺。 《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禮·曲禮》食居人之左。 《註》食,飯屬也。  又糧也。 《周禮·地官·廩人》匪頒賙赐稍食。  又以食與人也。 《詩·小雅》飮之食之。 《禮·內則》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註》食謂乳養之也。 《左傳·文元年》穀也食子。 《註》食,養生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羊吏切,音異。 《廣韻》人名。漢審食其,酈食其。 《荀悅·漢紀》作異基。  又叶式灼切,音爍。 《易林》三河俱合,水怒踊躍。壞我王室,民困于食。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