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尔操觚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uài ér cāo gū
成语注音 ㄕㄨㄞˋ ㄦˊ ㄘㄠ ㄍㄨ
成语简拼 secg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率爾撡觚
成语英文 wield a facile pen(write at random)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成语示例


望谿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率尔操觚,以此为后人弹射。(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 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成语典故

晋 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意谓文思敏捷,成文迅速。后因以“率尔操觚”指草率成文。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太仓州志》:“于地方利病,剀切言之,洵非率尔操觚。” 偏正 率尔,轻率随意的样子。觚,用来书写的木简。很随意拿起书写的工具。语本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原为不假思索,挥笔成文,形容文思敏捷。后常指草率成文。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文称南直北直非称三司尤非》:“望溪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以此为后人弹射。”△多用于对文人行文态度的评价。 →一挥而就 ?冥思苦索。也作“率尔成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带领:~领。统~。~队。~先(带头)。~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草~。~尔。~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坦~。 大概,大略:~常。大~。 遵循:~教。~礼。 模范,楷模:表~。 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 姓。

比值,两数之比:效~。税~。概~。圆周~。出勤~。增长~。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如此:偶~。不过~~。 那,其(指时间):~时。~后。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舟。~纵。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 行为,品行:~行。~守。 姓。

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操~。 棱角:“甘泉泰畤紫坛,八~宣通象八方”。 剑柄:“操其~,招其末”。 古同“弧”,独立不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率』

《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𠀤音蟀。 《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  又《玉篇》遵也。 《廣韻》循也。 《書·太甲》率乃祖攸行。 《詩·大雅》率西水滸。 《註》循也。  又《廣韻》領也,將也。 《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  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  又《廣韻》用也,行也。  又《集韻》從也,自也。  又《增韻》皆也,大略也。 《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 《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 《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  又《增韻》募也。  又率先也。 《晉書·顧榮傳》榮身當士卒,爲衆率先。  又《通韻》表的也。 《後漢·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方伯,一方表率也。  又《正字通》差等也。 《前漢·李廣傳》諸將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 《註》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又高率。 《世說新語》晉劉驎之好遊山澤,高率善史傳。  又率略。 《盧氏雜記》宋五坦率。 《聞見錄》司馬溫公與洛中諸公作眞率會。  又輕率。 《論語》子路率爾而對。 《註》輕遽貌。  又《前漢·東方朔傳》率然高舉,遠集吳地。 《註》率然,猶颯然。  又《孫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辟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姓。 《正字通》明有率慶。  又兜率天。 《太平廣記》心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  又《唐韻》《集韻》《正韻》𠀤所類切,音帥。 《廣韻》鳥網也。  又《正韻》同帥。 《詩·邶風·旄丘序》方伯連率之職。 《註》率,所類反。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渠率。 《註》與帥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 《集韻》計數之名。 《周禮·天官·大宰賦貢以馭其用註》賦口率出泉也。 《疏》釆地之民,口率出泉爲賦。 《釋文》率,徐劉音類,戚音律。一音所律反。  又《正韻》總率也。 《易·王弼略例》率相比而無應。率,音類,又如字。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劣戌切,音律。約數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公卿表》詹事屬官,有太子率更。 《師古註》掌知刻漏,故曰率更。  又《算經少廣章》宋祖冲之有密率乗除法。  又彀率,彎弓之限也。 《孟子》羿不爲拙射,變其彀率。  又與繂同。緶緝也。 《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 《註》率,繂也。言帶用單帛密緝,兩邊不見用箴之功也。 《釋文》率,音律。  又《左傳·桓二年》藻率鞸鞛。 《註》藻率,用韋爲之,所以藉玉也。率,音律。  又《五音集韻》所滑切,音刷。量名。與鋝同。 《史記·周本紀》其罰百率。 《註》率,卽鍰也。音刷。孔安國曰:六兩曰鍰。率,舊本亦作選。

『操』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𠀤草平聲。 《說文》把持也。 《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註》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 《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 《註》所執持之志行也。 《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又風調曰操。 《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又琴曲也。 《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 《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觚』

《唐韻》古乎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 《說文》鄕飮酒之爵也。一曰觴受三升者謂之觚。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飮器,觚三升。 《註》觚,當爲觶。 《疏》禮器制度云:觚大二升,觶大三升。故鄭从二升觚,三升觶也。 《韓詩外傳》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 《論語》觚不觚。 《疏》觚者,禮器,盛酒二升。  又方也。 《周禮·天官·小宰疏》兵書有譎觚之人,謂譎詐桀出,觚角非常也。 《史記·酷吏傳》漢興,破觚爲圜。 《莊子·大宗師》與乎其觚而不堅也。 《註》所守方而不固執也。  又法也。 《揚子·太𤣥經》占之以其觚。 《註》占之以法,謂經緯之休咎也。  又角也。 《前漢·律歷志》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蘇林曰》六觚,六角也。  又《郊祀志》八觚宣通,象八方。 《師古曰》觚,角也。 《服虔曰》八觚,如今社壇也。  又竈額也。 《困學紀聞》仲尼讀春秋,老耼據竈觚而聽。  又劒拊也。 《新論·思愼篇》令提劒鋒而掉劒觚,必刎其指,而不能以陷腐木。  又官名。 《魏志·東夷倭人傳》伊都國官曰爾支,副曰泄謨觚、柄渠觚。  又奴國官曰兕馬觚。  又人名。 《北史·魏獻明皇后傳》后少子秦王觚。  又觚竹城,在遼西。 《爾雅·釋地》觚竹、北戸、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註》觚竹在北。  又鶉觚,縣名。見《晉書·地理志》唐更名靈臺,屬涇州。 《前漢書》作鶉孤。  又通作柧。 《班固·西都賦》上觚棱而棲金爵。 《註》觚,八觚有隅者也。一曰堂殿上最高轉角處。 《後漢書》作柧棱。  又通作䉉。 《陸機·文賦》或操觚以率爾。 《註》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書,猶今之𥳑也。 《韻會》竹𥳑也。與䉉通。  又通作菰。 《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 《張晏曰》觚盧,扈魯也。 《史記》作菰蘆。 《說文》本作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