玎玲珰琅


   象声词。《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山涧﹞里的水花喇花喇价流,带着些乱冰,玎玲璫瑯价响,煞是好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īng líng dāng láng
成语简拼 dldl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象声词。《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山涧﹞里的水花喇花喇价流,带着些乱冰,玎玲璫瑯价响,煞是好听。”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玲〕象声词,多形容玉石撞击声。 〔~当〕象声词,形容金属、磁器等撞击声。亦作“丁当”、“叮当”。

形容玉碰击的声音:~~作响。~~盈耳。~珑(a.金玉碰击声,如“和銮~~”;b.形容器物细致精巧,如“小巧~~”;c.形容人的灵活敏捷,如“八面~~”此词现多形容为人处世手腕圆滑,面面俱到)。~琅。~玎。

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屋椽头的装饰,即“瓦当”。

〔~~〕①象声词,金石相击声;②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玕〕像珠子的美石。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經切,音丁。 《說文》玉聲也。  又《說文》齊太公子伋諡曰玎公。 《韻會》諡法,述義不勉曰玎。  又《廣韻》《集韻》中莖切《正韻》甾耕切,𠀤音朾。 《廣韻》玎玲,玉聲。

『玲』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𠀤音靈。 《說文》玉聲。 《揚子·太𤣥經》唐素不貞,亡彼瓏玲。 《註》瓏玲,金玉聲。 《前漢·揚雄傳》前殿崔巍兮,和氏瓏玲。 《註》師古曰:玲音零。孟康曰:以和氏璧爲梁璧帶也。其聲瓏玲也。晉灼曰:以黃金爲璧帶,合藍田璧。瓏玲,明見貌也。師古曰:晉說是。  又《集韻》力耕切,音磷。義同。

『琅』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郎。 《說文》琅玕,似珠者。 《玉篇》琅玕,石似玉。 《廣韻》琅玕,玉名。 《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 《傳》琅玕,石而似珠。 《山海經》崐崘山有琅玕樹。 《本草》寇宗奭曰:西域記云天竺出琅玕。蘇恭云:是琉璃之類,琉璃乃火成者,非琅玕也。李時珍曰:山海經云開明山北有珠樹。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樹,在其西,珠樹卽琅玕。在山爲琅玕,在水爲珊瑚。  又琅琊,郡名。今沂州俗作瑯。 《山海經》琅琊臺在渤海閒,琅琊之東。 《註》今琅琊在海邊,有山嶕嶢特起,狀如高臺。 《括地志》琅琊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始皇立層臺於山上,謂之琅琊臺。  又姓。 《五音集韻》齊有大夫琅過。  又倉琅,宮門縮首銅鐶。 《前漢·趙后傳》木門倉琅根。  又琅當,長鏁也。 《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琅當其頸。或作琅璫。  又琳琅,玉聲。 《楚辭·九歌》撫長劒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又《周禮·夏官·司馬振鐸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 《疏》鼓鼙與鐸,聲之有異也。  又《字彙補》力宕切,音浪。 《管子·宙合篇》以琅蕩凌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