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意琦行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ī yì qí xíng
成语注音 ㄍㄨㄟ 一ˋ ㄑ一ˊ ㄒ一ㄥˊ
成语简拼 gyqx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瓌意琦行
成语英文 extraordinary ideas and admirable actio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成语示例


今吾观于瑰意琦行之士,则有二病焉。(章炳麟《变法箴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成语典故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旧以“瑰意琦行”指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 并列 瑰、琦都比喻卓异、珍贵。形容卓异高贵的思想和行为。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章炳麟《变法箴言》:“今吾观于~之士,则有二病焉。”△褒义。用于描写杰出。也作“瑰意奇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珍奇:~异。~丽。~奇。~宝。~玮。~岸。~意琦行(赞颂卓越超人的思想和行为)。 次于玉的石头。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料。~想。~外。

美玉。 珍奇,美好:~玮(奇丽的意思)。瑰意~行。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 步行的阵列。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 行业:同~。各~各业。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装。~箧。~李。 流通,传递:~销。风~一时。 从事:进~。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径。品~。言~。操~。~成于思。 实际地做:~礼。~医。~文。 可以:不学习不~。 能干:你真~。 将要:~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 汉字字体的一种:~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瑰』

《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𠀤音傀。 《說文》玫瑰也。一曰圓好珠也。 《博雅》玫瑰,珠名。 《左傳·成十七年》聲伯夢涉洹,或與已瓊瑰食之。 《註》瓊瑰,珠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其石則赤玉玫瑰。 《註》晉灼曰:玫瑰,火齊珠也。師古曰:火齊珠,今南方之出火珠。  又瓊瑰,石次玉。 《詩·秦風》瓊瑰玉佩。 《傳》瓊瑰,石而次玉。  又《郭璞·江賦》珕珋璿瑰。 《註》瑰,古回反。山海經曰:西王母之山,爰有璿瑰,亦玉名也。  又《博雅》瑰瑋,琦玩也。 《後漢·班固傳》因瑰材而究奇。 《註》𡌨蒼曰:瑰瑋珍奇也。  又《宋玉·對楚王問》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  又樹名。 《抱朴子對俗卷》昆侖有珠玉,沙棠,琅玕,碧瑰之樹。  又《唐韻》戸恢切《集韻》胡隈切《韻會》胡隗切《正韻》胡傀切,𠀤音回。義同。  又《正字通》音貴。玫瑰,花名。 《集韻》或作瓌璝。

『意』

《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𠀤音䔬。志之發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 《禮運》非意之也。 《註》意,心所無慮也。 《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又與抑通。 《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 《論語》抑與之歟。 《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 《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又叶乙力切,音億。 《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又與臆通。 《賈誼·服賦》請對以意。 《史記》作臆。 《師古曰》叶韻音億。 《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

『琦』

《廣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奇。 《玉篇》𡌨蒼云:琦瑋也。 《宋玉·對楚王問》夫聖人瑰意琦行。  又《廣韻》玉名。 《前漢·西域傳》綺繡雜繒琦珍,凡數千萬。 《後漢·仲長統傳》琦賂寶貨,巨室不能容。 《抱朴子博喩卷》溝澮之中,無霄朗之琦。  又《韻會》玩也。 《荀子·非十二子篇》好治怪說,玩琦辨,甚察而不惠。  又《韻會》大貌。

『行』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𠀤音蘅。 《說文》人之步趨也。 《類篇》从彳从亍。 《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 《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 《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又《增韻》路也。 《禮·月令》孟冬,其祀行。 《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 《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 《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𨻰其五行。 《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 《廣韻》周有大行之官。 《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 《爾雅·釋詁》行,言也。 《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又歌行。 《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 《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 《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 《玉篇》行,迹也。 《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 《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又姓。 《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𡨥扶風。 《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又《集韻》寒岡切,音杭。 《類篇》列也。 《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 《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 《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 《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𨻰。  又中行,複姓。 《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 《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 《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 《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又《韻會》行行,剛健貌。 《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韻補》叶先韻。 《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