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竭罍耻


   1.语本《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íng jié léi chǐ
成语简拼 pjlc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1.语本《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出处典源

成语典故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朱熹集传:“言瓶资于罍而罍资瓶,犹父母与子相依为命也,故瓶罄矣,乃罍之耻。”后因以“瓶竭罍耻”喻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于京东,虽号无事,亦当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缓急足以灌输河北,瓶竭则罍耻,唇亡则齿寒。”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口小腹大的器皿,多为瓷或玻璃做成,通常用来盛液体:~子。酒~。花~。 量词,用于瓶装的东西:两~啤酒。

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声嘶力~。用之不~。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盥洗用的器皿。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瓶』

《正字通》俗甁字。

『竭』

《廣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盡也。 《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 《史記·太史公自序》神大用則竭。  又《說文》負舉也。 《禮·禮運》五行之運,迭相竭也。 《註》竭猶負戴也。言五行運轉,更相爲始。  又《玉篇》敗也。 《左傳·莊十年》曹劌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又叶去例切。 《妻誄柳下惠文》夫子之不竭兮,三黜終不弊兮,豈弟君子,永能厲兮。

『罍』

《廣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𠀤音雷。 《說文》櫑或从缶作罍。龜目酒尊,刻木作雲雷象,象施不窮也。 《詩·周南》我姑酌彼金罍。 《釋文》罍,酒尊也。韓詩云:天子以玉飾,諸侯大夫皆以黃金飾,士以梓。 《周禮·春官·司尊彝》皆有罍,諸臣之所酢也。 《疏》尸酢賔長,卽用罍尊。 《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謂之坎。 《註》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疏》罍者,尊之大者也。雖尊𤰞飾異,皆得畫雲雷之形,以其云罍取于云雷故也。  又《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註》大罍,瓦罍。  又《禮·明堂位》山罍,夏后氏之尊。 《註》山罍,亦刻而畫之,爲山雲之形。  又《集韻》倫追切,音纍。義同。

『耻』

《正字通》俗恥字。 《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𠀤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 《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 《註》恥辱之也。 《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 《註》言不可辱也。  又《廣韻》慙也。 《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