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死如饴


   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ān sǐ rú yí
成语注音 ㄍㄢ ㄙˇ ㄖㄨˊ 一ˊ
成语简拼 gsry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甘死如飴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清史稿 任举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史稿·任举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成语典故

甘愿受死,好比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以死为快事。《清史稿.任举传》:“举忠愤激发,甘死如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 主谓 饴,麦芽糖。比喻甘愿去承担艰难困苦的工作,为之不怕死。《清史稿·任举传》:“举忠愤激发,~,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恻!”△褒义。用于描写忠贞。→万死不辞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 自愿,乐意:~愿。~拜下风。 姓。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无知觉:睡得~。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极,甚:乐~人。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糖。甘之如~。 某种糖果:高粱~。 古同“贻”,赠送。

同“饲”,粮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甘』

《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𠀤感平聲。 《說文》美也。 《徐曰》物之甘美者也。 《韻會》五味之一。 《正韻》甜也。 《書·洪範》稼穡作甘。 《傳》甘味生于百穀。 《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禮·月令》中央土,其味甘。  又言之悅耳。亦曰甘。 《左傳·昭十一年》幣重而言甘。  又《詩·衞風》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傳》甘,厭也。 《疏》謂思之不已,乃厭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飮食口,甘遂至于厭足,故云:甘,厭也。  又《左傳·莊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 《註》甘心,言欲快意戮殺之。  又《易·臨卦》六三甘臨,无攸利。 《註》甘者,佞邪說。媚不正之名也。  又《玉篇》樂也。 《淮南子·繆稱訓》故人之甘甘非正爲蹠也。 《註》人之甘甘,猶樂樂而爲之。  又《淮南子·道應訓》大疾則苦而不入,大徐則甘而不固。 《註》甘,緩意也。  又姓。 《書·說命》台小子舊學于甘盤。 《註》甘盤,殷賢臣。  又甘茂甘羅,𠀤秦人。  又《抱朴子辯問卷》子韋甘均,占𠋫之聖也。  又漢複姓有甘莊甘土甘先三氏。  又地名。 《書·甘誓》大戰于甘。 《傳》甘,有扈郊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后。 《註》甘昭公,王子帶也,食邑於甘。  又《昭十七年》陸渾子奔楚,其衆奔甘鹿。 《註》甘鹿,周地。  又山名。 《山海經》中山經,薄山之首曰甘棗之山。  又水名。 《山海經》鹿蹄之山,甘水出焉。 《註》按水經:甘水出南山甘谷。  又州名。 《五音集韻》元魏西涼州攺甘州。  又《前漢·郊祀志》武帝作甘泉宮。  又木名。 《詩·召南》蔽芾甘棠。 《傳》甘棠,杜也。 《疏》郭璞曰:今之杜梨。 《山海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 《註》甘木卽不死樹。  又《正韻》果名,俗作柑。 《風土記》甘橘之屬,滋味甘美。  又《古今注》甘實形如石榴者,謂之壷甘。  又草名。 《博雅》陵澤,甘遂也。 《又》美丹,甘草也。  又《集韻》古暗切,音紺。土之味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甘切,音酣。 《書·五子之歌》甘酒嗜音。  又熟也。 《莊子·徐無鬼》甘寢。○按《正韻》別作戸甘切,胡、戸同母。不宜分列。

『死』

《廣韻》息姊切《集韻》《韻會》《正韻》想姊切,𠀤斯上聲。 《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窮也。 《釋名》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 《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 《關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 《禮·曲禮》庶人曰死。 《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  又《周禮·天官·疾醫註》少曰死,老曰終。  又《山海經》有不死國,在南海大荒中。 《郭璞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又圓丘山有不死樹。 《郭璞贊》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  又《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閒,有不死山。  又《劉孟會云》祖州海島產不死草,一株可活一人。  又姓。自、死、獨、膊,代北四姓也。見《氏族略》。  又叶息利切,音四。 《宋玉·九辯》願徼𡴘而有待兮,泊莽莽與埜艸同死。叶上至。 《說文》从人作𣦸。  又𣦹,同。

『如』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