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媒女妁


   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án méi nǚ shuò
成语注音 ㄋㄢˊ ㄇㄟˊ ㄋㄩˇ ㄕㄨㄛˋ
成语简拼 nmn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成语典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阳性的人:~性。~人。~孩。~女平等。 儿子:长(zhǎng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爵。

撮合男女婚事的人:~人。~妁(旧指婚姻介绍人)。~婆。 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介。~体。触~。传~。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古同“汝”,你。

媒人:媒~(撮合男女婚事的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男』

《集韻》《韻會》《正韻》𠀤那含切,音南。 《說文》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於田也。 《白虎通》男,任也。任,功業也。 《易·繫辭》乾道成男。  又爵名。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又姓。 《史記·夏本紀》其後有男氏。  又《韻補》叶尼心切,音寧。 《詩·大雅》太娰嗣徽音,則百斯男。

『媒』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謨杯切,𠀤音枚。 《說文》謀也。謀合二姓,以成昏媾也。 《路史》女媧佐大昊,禱于神,祈爲女婦,正姓𡚼職昏,因是曰神媒。 《詩·衞風》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禮·曲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周禮·地官》媒氏掌萬民之判。  又凡相因而至亦曰媒。 《文中子·魏相篇》聞謗而怒者,讒之囮也。見譽而喜者,佞之媒也。  又龍媒,駿馬也。 《前漢·禮樂志》天馬徠龍之媒。 《杜甫詩》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又齊人名麴餠曰媒。 《前漢·可馬遷傳》媒孽其短。 《孟康曰》媒,酒酵也。孽,麴也。謂釀成其罪也。  又《集韻》《正韻》𠀤莫佩切,音妹。媒媒,卽昧昧也。 《莊子·知北遊》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義同。  又莫貝切,音昧。貪也。  又叶市朱切,音殊。 《焦氏·易林》塗行破車,醜女無媒。莫適爲偶,孤困獨居。  又叶莫浮切,音謀。 《𨻰琳·止欲賦》惟今夕之何夕兮,我獨無此良媒。雲漢倬以昭回兮,天水混而光流。

『女』

《唐韻》《正韻》尼呂切《集韻》《韻會》碾與切,𠀤茹上聲。 《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 《易·繫辭》坤道成女。 《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 《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  又已嫁曰婦,未字曰女。 《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  又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爲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  又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𠀤見《星經》。  又水名。 《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  又𤣥女,九天妃也。黃帝與蚩尤戰,不勝,歸太山,遇一婦人,曰:吾所謂𤣥女者。見《𤣥女戰法》。  又金女,西王母也,厥姓緱氏,見《集仙錄》。  又靑女,霜神也,至秋三月地氣下藏,靑女乃出,以降霜雪,見《淮南子·天文訓》。  又奼女,丹汞也。河上奼女,得火則飛,見《參同契》。  又國名。女子國,在巫咸北。 《郭璞·圖贊》女子之國,浴于黃水。乃媷乃字,生男則死。  又東女國,女主號賔就。見《唐書·西域傳》。  又扶桑東千里有女國,其人容貌端正,身體有毛,見《通考》。  又姓。湯賢臣女鳩,女房,漢賢良女敦,晉大夫女叔寬。  又梵言阿摩,此言女,言母。蘇弗室利,此言善女。  又鸚䳇名雪衣女,見《漢武外傳》。鵲名神女,見《古今注》。蜆名縊女,見《爾雅·釋蟲》。螟蛉名戎女,見《毛詩·註疏》。  又《集韻》《韻會》𠀤忍與切。同汝,對我之稱。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尼據切,茹去聲。以女妻人曰女。 《書·堯典》女于時。

『妁』

《廣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𠀤音灼。 《說文》媒也。  又《集韻》實若切,音杓。酌也。斟酌,二姓也。  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