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耕妇织


   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nán gēng fù zhī
成语注音 ㄋㄢˊ ㄍㄥ ㄈㄨˋ ㄓ
成语简拼 ngf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男畊婦織
成语英文 men plough and the womer weav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她幻想回到男耕妇织的原始生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阳性的人:~性。~人。~孩。~女平等。 儿子:长(zhǎng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爵。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古同“帜”,旗帜。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男』

《集韻》《韻會》《正韻》𠀤那含切,音南。 《說文》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於田也。 《白虎通》男,任也。任,功業也。 《易·繫辭》乾道成男。  又爵名。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又姓。 《史記·夏本紀》其後有男氏。  又《韻補》叶尼心切,音寧。 《詩·大雅》太娰嗣徽音,則百斯男。

『耕』

《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𠀤音更。 《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 《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 《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 《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 《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 《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 《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 《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又人名。 《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又鬼名。 《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 《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 《註》耕父,旱鬼。  又鳥名。 《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禦疫。  又琴曲名。 《張衡·思𤣥賦》嘉曾氏之歸耕兮。 《註》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