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我不卒


   畜:养育;卒:终。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责没有完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ù wǒ bù zú
成语注音 ㄒㄨˋ ㄨㄛˇ ㄅㄨˋ ㄗㄨˊ
成语简拼 xwbz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畜:养育;卒:终。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责没有完成。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成语典故

《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养禽兽:~产。~牧。~养。

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禽兽:~肥。~力。~疫。幼~。牲~。家~。~生。六~兴旺。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兵:士~。小~。兵~。 旧称差役:走~。 死亡:病~。生~年月。 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业(毕业)。 终于:~胜敌军。

同“猝”。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畜』

《唐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正韻》昌六切,𠀤音觸。 《說文》田畜也。引《淮南子》註言:田之汙下黑土者,可畜牧也。○按《淮南》無此語。  又積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畜菜。 《註》始爲禦冬之備。 《釋文》畜,丑六反。  又《內則》子婦無私貨,無私畜。  又止也。 《孟子》畜君何尤。 《註》畜,止也。敕六反。  又大畜,小畜,𠀤易卦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六切,音旭。養也。 《易·師卦》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 《論語》君賜生,必畜之。 《史記·樂毅傳》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又容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天下誰畜之。 《註》畜,猶容也。許六反。  又六畜。 《左傳·桓六年》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 《釋文》畜,許六反。 《註》六畜旣大而滋也。 《禮·曲禮》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 《疏》謂雞豚之屬。 《釋文》許六反,鄭註:周禮云始養曰畜。○按六畜之畜,古俱許六反,今人𠀤讀作昌六反。  又起也。 《詩·小雅》拊我畜我。 《箋》畜,起也。 《釋文》喜郁反。  又順也。 《禮·祭統》孝者,畜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畜。 《註》畜謂順於德敎。 《釋文》許六反。  又孝也。 《禮·孔子閒居》無服之喪,以畜萬邦。 《註》畜,孝也。使萬邦之民競爲孝也。  又《莊子·徐無鬼》許由曰: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爲天下笑。  又留也。 《禮·儒行》易祿而難畜也。 《註》難畜,難以非義久留也。  又姓。漢畜客,畜意,天水有畜氏。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許救切,音齅。 《左傳·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爲用。 《疏》養之曰畜,用之曰牲。 《釋文》畜,許又反。 《周禮·天官·庖人》掌共六畜。 《註》六畜,六牲也。 《釋文》畜,許又反。  又《集韻》丑救切,惆去聲。 《周禮·天官·獸醫疏》在野曰獸,在家曰畜。 《前漢·尹翁歸傳》掌畜官,音義。𠀤與獸同。

『我』

《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𠀤俄上聲。 《說文》施身自謂也。 《廣韻》已稱也。  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 《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 《揚子·太𤣥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 《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又叶阮古切,音五。 《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𢦐,篆文我。

『不』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卒』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藏沒切,尊入聲。 《說文》隸人給事者。 《周禮·地官·小司徒》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  又《唐韻》子律切《集韻》《韻會》卽聿切《正韻》卽律切,𠀤音啐。 《爾雅·釋詁》盡也。 《疏》終盡也。 《詩·衞風》畜我不卒。  又《爾雅·釋言》巳也。 《禮·曲禮》大夫死曰卒。  又《唐韻》《集韻》《正韻》倉沒切《韻會》蒼沒切,𠀤村入聲。 《廣韻》急也。 《韻會》匆遽之貌。 《前漢·司馬遷傳》卒卒無須臾之閒。 《趙充國傳》則亡以應卒。 《註》卒謂暴也。  又與倅同,音翠。副貳也。 《禮·燕義》庶子,官職,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  又《集韻》崒亦作卒。  又《韻補》叶將遂切,音翠。 《左思·吳都賦》雕題之士,鏤身之卒。比飾虬龍,蛟螭與對。  又叶昌悅切,音測。 《蘇轍·功臣寺詩》流傳後世人,談笑資口舌。是非亦已矣,興廢何倉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