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我们看待一个人的为人要略迹论心,不要光看表面现象
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简~。粗~。~微。~有所闻。~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忽~。其余从~。 简要的叙述:史~。要~。事~。 计谋:方~。策~。战~。 抢,掠夺:侵~。攻城~地。
脚印:踪~。足~。血~。笔~。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唐韻》離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力灼切,𠀤音掠。 《說文》經略土地。 《左傳·昭七年》天子經略。 《註》經營天下,略有四海。故曰經略。 《博雅》略,治也。 又《廣韻》謀略。 《前漢·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李康運命論》張良受三略之說。 《註》上中下三計。 又《廣韻》用功少者皆曰略。 《書·禹貢》嵎夷旣略。 《傳》用功少曰略。 《木華·海賦》羣山旣略。 又《博雅》要也。 《莊子·知北遊》將爲汝言其崖略。 《淮南子·本經訓》其言略而循理。 《註》略,約要也。 又不詳也。 《禮·孔子閒居》子夏曰:三無旣得,略而聞之矣。 《荀子·非相篇》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 又《公羊傳·哀五年》喪曷爲以閏數,喪數略也。 《註》略,猶殺也。以月數恩殺,故幷閏數。 又道也。 《左傳·定四年》吾子欲復文武之略而不正其德,將如之何。 《註》略,道也。 又《博雅》取也。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 《註》略,取也。 《淮南子·兵略訓》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又《揚子·方言》求也。 又灋也。 又《博雅》行也。 《左傳·隱五年》公曰:吾將略地焉。 《註》略,總攝巡行之名。 又《宣十一年》略基趾。 《註》趾,城足。略,行也。 又界也。 《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樂備,王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 《註》略,界也。 又《僖十二年》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 又路也。 《書·武成》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 《傳》略,路也。 又犯也。 《晉語》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蓺,略則行志。 《註》略,犯也。則法也。 又利也。 《詩·周頌》有略其耜。 《傳》略,利也。 又《正字通》書篇名。漢劉歆總羣書爲七略,有輯略,六蓺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伎略。 又《揚雄·甘泉賦》蠖略蕤綏,灕虖襂纚。 《註》蠖略蕤綏,龍行貌。 又姓。 《姓譜》三國略統,吳人。 又奪也。與掠同。 《齊語》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註》略,奪也。 《史記·外戚世家》少君年四五歲,爲人所略賣。 又《龔遂傳》渤海多劫略相隨者,遂下敎令,卽時解散。 又渠略,蟲名。 《詩·曹風·蜉蝣之羽傳》蜉蝣,渠略也。 《釋文》略,本或作𧐋。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 《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 《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 《玉篇》《廣韻》𠀤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 《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 《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 《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 《註》得氣之本也。 《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 《詩序》情動于中。 《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 《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 《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 《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 《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 《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 《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 《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 《吳棫·韻補》息吝切。 《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 《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 《詩·大雅》吉甫作頌,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 《揚子·太𤣥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 《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 《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 《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