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咨之忧


   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óu zī zhī yōu
成语注音 ㄔㄡˊ ㄗ ㄓ 一ㄡ
成语简拼 czz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疇咨之憂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成语示例


人有昏垫之厄,主有畴咨之忧。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駰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尚书 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成语典故

《尚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蔡沈集传:“畴,谁;咨,访问也。若,顺;庸,用也。尧言谁为我访问能顺时为治之人而登用之乎?” 畴咨之忧,喻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人有昏垫之厄,主有畴咨之忧。” 偏正 畴咨,访问、访求。人才难得的忧虑。语出《书经·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后汉书·崔骃传》:“若夫纷塞路,凶虐播流,人有昏垫之厄,主有~,条垂藟蔓,上下相求。”△用于人才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商议,询问:~问。~访。~询。 用于同级机关的一种公文:~文。 叹气的声音:~嗟(a.叹息;b.赞叹)。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咨』

《唐韻》卽夷切《集韻》津夷切,𠀤音資。 《說文》謀事曰咨。 《爾雅·釋詁》咨,謀也。 《書·舜典》咨十有二牧。 《傳》咨亦謀也。 《詩·小雅》周爰咨諏。 《周語》單子儉敬讓咨,以應成德。  又《爾雅·釋詁》嗟咨,𨲠也。 《書·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 《傳》咨,嗟也。  又《君牙》小民惟曰怨咨。  又《揚子·方言》忸怩慙歰也,或謂之㗤咨。  又《爾雅·釋詁》咨,此也。 《疏》咨與兹同。  又《集韻》資四切,音恣。歎聲。 《易·萃卦》齎咨涕洟。 《註》齎咨,嗟歎之辭。 《陸德明·音義》咨音諮,又將利反。

『之』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忧』

《集韻》尤救切,音祐。 《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 《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𢝊。今作憂。 《說文》愁也。 《爾雅·釋詁》思也。 《疏》憂者。愁思也。 《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 《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 《註》憂或爲疾。  又幽也。 《易·乾卦》憂則違之。 《註》謂時當幽隱也。  又辱也。 《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 《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 《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 《禮·曲禮》下于帶則憂。 《註》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 《詩·小雅》癙憂以痒。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 《集韻》作㥑。  又《集韻》《韻會》𠀤於救切。 《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叶於希切,音衣。 《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叶衣虛切,音於。 《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 《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又叶伊姚切,音妖。 《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又叶一笑切,音要。 《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又叶於糾切,音黝。 《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 《集韻》本作𢝊,或作懮。 《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又《字彙補》亦與𢖒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𢝊愁之字从憂,遂以憂和之字从𢖒,浸失六書之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