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人侔天


   畸:奇;侔:相等。形容为人清高,不流于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ī rén mó tiān
成语简拼 jrmt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畸:奇;侔:相等。形容为人清高,不流于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成语典故

主谓 畸,通“奇”,与众不同;侔,相等,齐。指不合世俗,禀性清高的异人。《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畸,不读作qí。△多用于描写性格奇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规则的,不正常的:~形。~胎。~人。~变。 残余,零星:~数。~零。~羡(指剩余)。 偏:~轻~重。 同“奇”,数目不成双的。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相等,齐:相~。~色揣称(chèn )(写文章摹绘物色恰到好处)。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气。~冷。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畸』

《唐韻》《韻會》𠀤居宜切,音羈。 《說文》殘田也。从田,奇聲。 《正字通》井田爲正,零田不可井者爲畸,地勢多邪曲,井田取正方,則田必有畸零。畫井者,必計零以足其數。  又凡數之零餘者皆曰畸。 《莊子·大宗師》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又《吳語》董褐將還,王稱左畸。 《註》左畸,軍左部稱呼也。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異也

『人』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侔』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𠀤音謀。 《說文》齊等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疏數必侔。 《註》侔猶均也。 《又》凡爲輪,行澤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註》侔,上下等也。  又《莊子·大宗師》畸於人而侔於天。  又《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北燕之外郊言努力謂之侔莫。  又與蟊蛑𠀤同。食苗蟲也。見《漢海廟𥓓》 又叶蒙晡切,音模。 《權德輿幾銘》冲用爲工,方寸爲鑪。周行不殆,造物不侔。

『天』

《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𠀤腆平聲。 《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 《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 《易·說卦》乾爲天。 《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 《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 《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 《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天,根氐也。 《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又神名。 《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𠛬。 《陶潛詩》𠛬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又地名。 《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 《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又山名。 《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 《註》天山,卽祁連山。  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又署名。 《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 《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又髡𠛬。 《易·暌𧰼》其人天且劓。  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𠀑,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