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好忘痛


   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uāng hǎo wàng tòng
成语简拼 chwt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你今日了毕官司出来,两脚踏住平川地,得命思财,疮好忘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疤。~口。冻~。痔~。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友爱,和睦:友~。相~。 容易:~办。~使。~懂。 完成,完善:办~了。 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喜爱,与“恶”(wù 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风。~痒(a.喻疾苦,如“~~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 悲伤:悲~。哀~。~楚。~惜。~不欲生。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悼。~责。~快。~改前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好』

《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𠀤蒿上聲。美也,善也。 《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相善也。 《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又好會也。 《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 《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𠀤音耗。 《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 《詩·唐風》中心好之。  又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 《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又姓。見《纂文》。  又叶呼厚切,音吼。 《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又叶滂佩切,音配。 《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𡠜母姣而自好。  又叶呼𠋫切,音詬。 《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忘』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𠀤音亡。 《說文》不識也。 《增韻》忽也。  又遺也。 《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 《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 《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 《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𠀤音妄。 《韻會》棄忘也。 《增韻》遺忘也。 《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 《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 《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貢切,音𥦁。 《說文》病也。 《內經》有舉痛論。  又《增韻》楚也。疼也。 《易·說卦》坎為耳痛。 《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又《玉篇》傷也。 《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 《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又《字彙補》甚也。 《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 《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又姓。 《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