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童羸马


   羸:瘦弱。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òu tóng léi mǎ
成语注音 ㄕㄡˋ ㄊㄨㄥˊ ㄌㄟˊ ㄇㄚˇ
成语简拼 stlm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羸:瘦弱。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成语典故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 细削,单薄:字小而~。 土地瘠薄:~瘠。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 古同“瞳”,瞳孔。 姓。

瘦弱:~瘦。~困(瘦弱困顿)。~顿。~弱。~惫。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瘦』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𠀤同𤸃。臞也。  又《集韻》疎鳩切,音𢯱。瘠也。 《揚子·太𤣥經》山殺瘦。

『童』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 《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 《易·蒙卦》匪我求童蒙。 《詩·衞風》童子佩觿。 《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 《註》成童,八歲以上。  又《增韻》女亦稱童子。 《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 《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童。 《易·大畜》童牛之牿。 《詩·大雅》俾出童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 《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 《註》童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 《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又草名。 《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又稂,一名童梁。  又童童,盛貌。 《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 《易·旅卦》得童僕貞。 《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 《註》童,奴婢也。 《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 《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 《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 《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 《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又借作同。 《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又叶徒黃切。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

『羸』

《廣韻》力爲切《集韻》《韻會》倫爲切,𠀤音𡰟。 《說文》瘦也。 《註》臣鉉等曰:羊主給膳,以瘦爲病,故从羊。  又《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 《疏》羸,拘纍纏繞也。  又《易·井卦》羸其瓶凶。 《疏》鉤羸其瓶而覆之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羸𨻻,縣名,在交趾。或作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