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骨伶仃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òu gǔ líng dīng
成语注音 ㄕㄡˋ ㄍㄨˇ ㄌ一ㄥˊ ㄉ一ㄥ
成语简拼 sgld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英文 skinny and scrawny(thin and weak)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成语示例


尤其是那些和善得很的,又加上瘦骨伶仃;吹口气就会跌倒似的,那简直干不了。叶圣陶《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


成语典故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叶圣陶《夜》:“尤其是那些和善得很的,又加上瘦骨伶仃;吹口气就会跌倒似的,那简直干不了。”亦作“瘦骨零丁”。《中国民间故事选.老爷和奴才》:“牧人看见奶牛瘦骨零丁的样子,很生气。” 主谓 形容人体弱消瘦的样子。蔡敦祺《林则徐》(上):“好多水军兵丁吸食鸦片,~的,怎能打仗?”△贬义。多用于描述身体状况不良。→骨瘦如柴瘦骨嶙峋 ?体壮如牛 心宽体胖。 也作“瘦骨零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溜(“溜”读轻声)。~弱。~小。~削。~俏。~长(cháng )。~瘪。消~。清~。~骨嶙峋。 衣服鞋袜等窄小:这条裤子太~了。 细削,单薄:字小而~。 土地瘠薄:~瘠。 遒劲有骨力:书贵~硬。水清石~。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碌〕滚动(“碌”读轻声)。

〔~仃〕孤独。 〔~俐〕聪明;灵活。 〔~俜〕孤独的样子。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伶~〕见“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瘦』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𠀤同𤸃。臞也。  又《集韻》疎鳩切,音𢯱。瘠也。 《揚子·太𤣥經》山殺瘦。

『骨』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𠀤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 《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 《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 《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  又多骨,白荳𦸅別名。見《本草綱目》。

『伶』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零。獨也。  又弄也。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厮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㣔同。伶俜,與竛𥪁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  又力正切,音令。義𠀤同。

『仃』

《廣韻》同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