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穴庚涡


   道家称口中津液。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仙趣》:“道家目华池水曰癸穴庚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ǐ xué gēng wō
成语简拼 gxgw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道家称口中津液。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仙趣》:“道家目华池水曰癸穴庚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水〕指月经。 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姓。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年龄:同~。年~。生~(人出生的年月)。~帖(tiě)。~齿(年龄)。 姓。

水流旋转形成中间低洼的地方:旋~。~流。 涡状:酒~(亦作“酒窝”)。~轮机。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渦)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癸』

《唐韻》居誄切《集韻》《韻會》頸誄切《正韻》古委切,𠀤規上聲。十幹之末。 《說文》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 《正韻》癸者,歸也。於時爲冬,方在北,五行屬水,五運屬火。 《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也。 《前漢·律歷志》𨻰揆于癸。  又歲月日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月在癸曰極。 《禮·月令》孟冬之月,其日壬癸。 《註》日之行,東北從黑道,閉藏萬物,月爲之佐,時萬物懷任于下,揆然萌芽,又因以爲日名焉。  又呼庚癸,軍中隱語也。 《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對曰: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註》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疏》軍中不得出糧與人,故作隱語爲私期也。  又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 《黃帝素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方書》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後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  又姓。 《姓苑》出齊癸公,後宋癸仲知嚴州軍。 《說文》本作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因聲借爲壬癸字。隸別作癸揆楑,𠀤通。

『穴』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 《說文》土室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詩·大雅》陶復陶穴。 《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 《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 《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 《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 《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 《書·禹貢》鳥鼠同穴。 《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 《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 《註》鍚穴,麇地。 《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 《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 《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 《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 《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 《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 《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庚』

《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𠀤音賡。 《集韻》庚,十干名也。 《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月在庚曰窒。 《釋名》庚,剛也,堅强貌也。  又《玉篇》庚猶更也。 《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又長庚,星名。 《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 《傳》日出,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庚,續也。 《詩緝》夾漈鄭氏曰:啓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 《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 《註》長庚,卽太白星。  又《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註》軍中不得出糧,故爲私隱。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又年齒亦曰庚。 《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爲同庚會,各賦詩一首。  又《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又《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 《註》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又《集韻》道也。 《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 《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 《註》吳晉往來之要道。  又《廣韻》償也。 《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又《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又姓。 《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  又庚桑,複姓。 《莊子·庚桑楚註》楚名。庚桑,姓也。  又六庚,天獸名。 《太公·隂謀》六庚爲白獸,在上爲客星,在下爲害氣。  又倉庚,鳥名。 《爾雅·釋鳥》倉庚,商庚。 《註》卽鵹鳥也。 《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又盜庚,草名。 《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似菊。 《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