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同“阳春白雪”。明 徐霖《绣襦记.鸣珂嘲宴》:“《白雪》《阳春》无敌,行云响遏,采丽词入格。” 见“阳春白雪”。明·崔时佩《西厢记·琴心写恨》:“高山流水千年调,~万古青。”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 明亮:~昼。~日做梦。 清楚:明~。不~之冤。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 与文言相对:~话文。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 姓。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温暖:~春。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 凸出的:~文图章。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 男性生殖器:~痿。 古同“佯”,假装。 姓。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 生机:大地回~。 姓。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𠀤音帛。 《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 《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 《爾雅·釋天》秋爲白藏。 《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 《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又《禮·檀弓》殷人尚白。 又《增韻》素也。潔也。 《易·賁卦》白賁无咎。 《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又《說卦》巽爲白。 《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又明也。 《禮·曾子問》當室之白。 《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 《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 《註》白道,謂明道也。 《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 《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 《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給官府趨走者。 《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徒,猶白身。 《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又白丁。 《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又白民。 《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又白著。 《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 《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又《禮·玉藻》君衣狐白裘。 《𨻰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又《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又《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又《前漢·𠛬法志》罪人爲白粲。 《註》坐擇米使正白,三歲𠛬也。 又《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又《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又星名。 《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又旗名。 《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又罰爵名。 《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又酒名。 《禮·內則》酒淸白。 《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又稻曰白,黍曰黑。 《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又馬名。 《詩·秦風》有馬白顚。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猛獸名。 《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 《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又蟲名。 《爾雅·釋蟲》蟫白魚。 《註》衣書中蟲也。 又《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又草名。 《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又三白,正月雪也。 《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又五白,簙簺五木也。 《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又梵言一年爲一白。 《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又山名。 《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 《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 《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又水名。 《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又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又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又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又姓。黃帝後。 《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又複姓。 《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 《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又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又《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又《玉篇》告語也。 《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𨻰義亦曰白。 《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 《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又《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 《印藪》有白鸞氏。 《註》卽伯字。 又叶旁各切,音薄。 《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又叶房密切,音弼。 《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𦣹,古文自。疾二切。
『雪』《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阳』與陽同。見《字彙補》𨹈字註。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羊。 《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 《說文》高明也。 又日也。 《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傳》陽,日也。 《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 《禮·祭義》殷人祭其陽。 《註》陽謂日中時也。 《孟子》秋陽以暴之。 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 《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又《玉篇》雙也。 又月建。 《爾雅·釋天》十月爲陽。 《詩·小雅》歲亦陽止。 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 《註》氣淸而溫陽。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又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又《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 《詩·大雅》度其夕陽。 《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又水北也。 《詩·大雅》在洽之陽。 《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又《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又《詩·豳風》我朱孔陽。 《傳》陽,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詩·周頌》龍旂陽陽。 《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又《詩·王風》君子陽陽。 《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 《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又國名。 《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 《註》陽,國名。 《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 《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又縣名。 《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 《註》屬𨻰留。 又關名。 《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又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又古帝號。 《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又《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又《玉篇》傷也。 又《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 《註》泆陽,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又昌陽,菖蒲別名。 《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又姓。 《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 《註》古仙人陽陵。 《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又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又通作揚。 《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 《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 《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又與佯同。 《禮·檀弓》陽若善之。 《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又音腸。 《爾雅·釋詁》陽,予也。 《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 《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 《釋文》陽,音腸。 《五音集韻》俗作𨹈。 《字彙》俗作阦。 《字彙補》亦作𨼗陽氜。
『春』《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𠀤蠢平聲。 《爾雅·釋天》春爲靑陽。 《註》氣淸而溫陽。 《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 《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 《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 《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 《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 《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又酒名。 《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又花名。 《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又《集韻》尺尹切,音蠢。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 《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