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ǎi gǎn jiāo jí
成语注音 ㄅㄞˇ ㄍㄢˇ ㄐ一ㄠ ㄐ一ˊ
成语正音 “百”,不能读作“bái”。
成语简拼 bgj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All sorts of feelings well up in one's heart
成语俄文 B душе теснятся рáзные чувства
成语日文 感慨無量(かんがいむりょう);いろいろな感想がこもごも胸に浮かぶ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成语示例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成语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卫獶,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   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   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獶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AO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ZAO分离,卫獶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獶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   卫獶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步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由于社会动荡,卫獶南迁也没有能够安居乐业。过江不久,妻子不幸亡故。他辗转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病逝,年仅二十七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觉出:~触。~觉。~性。~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动。~想。反~。好~。情~。敏~。~染。~召。~慨。~喟。~叹。自豪~。~人肺腑。百~交集。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谢。~恩。~激。~愧。

通“撼”。不满足。 通“撼”。搖動。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 两性和合:性~。杂~。 同“跤”。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 成就,成功:大业未~。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 古同“辑”,和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陌切,音伯。 《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 《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眾多也。 《易·繫辭》百官以治。 《書·堯典》平章百姓。 《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又百足,蟲名。 《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又百合,草名。 《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又國名。 《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又姓。百豐,列子弟子。  又複姓。 《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又《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勵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 《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又唐謂行杖人曰五百。 《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 《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又叶伯各切,音博。 《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 《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又叶畢吉切,音必。 《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集韻》首本字。  又姓。  又《集韻》百,古作𦣻。註詳白部一畫。

『感』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禫切,甘上聲。 《廣韻》動也。从心咸聲。 《增韻》格也,觸也。 《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 《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又《集韻》《正韻》𠀤胡紺切。與憾通。恨也。 《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交』

《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又同鵁。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集』

《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𠀤音箿。 《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 《詩·周南》集于灌木。  又《廣韻》就也,成也。 《書·武成》大統未集。 《傳》大業未就。 《詩·小雅》我行旣集。 《箋》集,猶成也。  又《韻會》雜也。 《孟子》是集義所生者。 《註》集,雜也。  又《廣韻》衆也。  又《廣韻》安也。 《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又《玉篇》合也。 《廣韻》聚也,會也,同也。 《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 《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 《註》師古曰:集,齊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又《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 《註》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又《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 《註》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 《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又州名。 《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爲集州。  又《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又《韻補》叶疾救切,音就。 《詩·小雅》我龜旣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又叶昨合切,音雜。 《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旣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