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皐夔稷契”。
亦作“皐夔稷契”。
水边的高地,岸:江~。汉~。 沼泽,湖泊:“鹤鸣于九~”。
号呼;呼告:“来瞽令~舞”。
〔~~〕敬谨恐惧的样子。 〔~立〕肃立。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指国家)。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约。~据。房~。 相合,相投:相~。~合。默~。~友。~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厚。 用刀雕刻:~刻。~舟求剑。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文(甲骨文)。
古同“锲”,用刀子刻。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𠀤音高。 《說文》从本从白。禮祝曰皋,登謌曰奏,故皋奏皆从本。本,進趣也。 《周禮·春官·樂師》詔來𥌒皋舞。 《註》皋,告之也,告國子當舞者舞也。 又長聲也。 《禮·禮運》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註》皋者,引聲之言也。 又緩也。 《左傳·哀二十一年》齊人歌曰: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 《疏》緩聲而長引之,是皋爲緩也。 又《玉篇》澤也。 《韻府》岸也。 《詩·小雅》鶴鳴于九皋。 《傳》九折之澤。 《左傳·襄二十五年》牧隰皋。 《疏》皋爲澤之坎,是水岸也。 《前漢·賈山傳》江皋河瀕。 《註》皋,水邊淤地也。 又《集韻》局也。 《張衡·西京賦》實惟地之奧區神皋。 《註》謂神明之界局也。 又《廣韻》高也。 《禮·明堂位》天子皋門。 《註》皋之言高也。 又《釋名》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鞱諸下也。 又《爾雅·釋訓》皋皋,刺素食也。 《疏》皋皋,不治之貌。 《詩·大雅》皋皋訿訿。 《傳》皋皋,頑不知道也。 又月名。 《爾雅·釋天》五月爲皋。 又神名。 《史記·武帝紀》紀皋山用牛。 《封禪書》一作澤山。 又禽名。 《汲冢周書》文翰者若皋雞。 《註》皋雞似鳧,冀州謂之澤特。 又乾皋,鸚䳇別名。 《埤雅》乾皋斷舌,則坐歌。孔雀拍尾,則立舞。 又寒皋,鸜鵒別名。 《本草綱目》皋,告也。天寒欲雪,羣飛如告。故名寒皋。 又皋比,虎皮也。 《左傳·莊十年》蒙皋比而先犯之。 又皋蘭,山名。 《前漢·武帝紀》西至皋蘭。 又水名。 《山海經》皋水出章山。 又皋舟,吳地。 《左傳·襄十四年》吳人自皋舟之隘要而擊之。 又姓。皋陶之後。 《左傳》越大夫皋如。 又複姓。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 又同鼛。 《周禮·冬官考工記》䩵人爲皋鼓。 《註》大鼓也。 《又》爲皋陶。 《註》鼓木也。 又一作睾。 《荀子·大略篇》望其壙皋如也。 《註》高貌。 《莊子·危言篇》《列子·天瑞篇》俱作睾如。 又《後漢·馬融傳》皋牢陵山。 《註》皋牢,猶牢籠也。 《荀子·王霸篇》作睾牢。 又或作滜。 《史記·歷書》百艸奮興,秭鴂先滜。 《註》子規先出,野澤而鳴也。 又與羔通。 《禮·檀弓》高子皋。 《註》孔子弟子,名柴。 《論語》作子羔。皋羔古字通用。 又《集韻》乎刀切《正韻》胡刀切,𠀤音嗥。呼也。 《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皋舞。 《註》皋,讀爲嗥。謂呼之入也。與號号唬通。 又《集韻》後到切《韻會》胡到切,𠀤音號。周禮皋舞。劉昌宗讀。或作譹。 又《集韻》攻乎切,音姑。橐皋,地名。在壽春。 《前漢·孟康註》橐皋,音拓姑。 《類篇》隸作臯。 《經傳》作臯。
『夔』《字彙補》古夔字。註見夊部十七畫。夔字自下从几,十八畫。夔,夊部十六畫。
『稷』《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力切,𠀤音卽。 《說文》齋也。五穀之長。 《徐曰》案本草,稷卽穄,一名粢。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𪎭,其米爲黃米。 《通志》稷苗穗似蘆,而米可食。 《月令章句》稷,秋種夏熟,歷四時,備隂陽,穀之貴者。 《詩·王風》彼稷之苗。 《禮·曲禮》稷曰明粢。 又神名。 《風俗通義》稷,五穀之長。五穀衆多,不可徧祭,故立稷而祭之。 又農官名曰后稷。 《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 《左傳·昭二十九年》蔡墨曰: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爲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爲稷,自商以來祀之。 又疾也。 《詩·小雅》旣齊旣稷。 《註》齊整稷疾。言祭祀禮容莊敬也。○按《毛傳》訓稷爲疾。鄭箋仍訓黍稷之稷。朱註本《毛傳》,宜从毛訓爲是。 又姓。漢上津令稷嗣。 又地名。 《左傳·宣十五年》晉侯治兵于稷。 《註》稷,晉地。河東聞喜縣西有稷山。 《前漢·地理志》西河郡美稷縣。 又與昃通。 《穀梁傳·定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註》稷,昃也。下稷謂脯時。○按《隷釋·郙閣𥓓》言劬勞曰稷,用《穀梁》日下稷之文,與《堯母𥓓》日不稷,《費鳳𥓓》乾乾日稷同。 《集韻》或作𥠈。
『契』《廣韻》苦計切《集韻》《韻會》詰計切《正韻》去計切,𠀤音栔。約也。 《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禮·曲禮》獻粟者執右契。 《註》兩書一契,同而別之。 又合也。 《周禮·天官》宰夫掌官契以治藏。 《前漢·高帝紀》帝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 《唐書·𤣥宗紀》木契銅魚起兵。 又神合也。 《神仙傳》魏伯陽作參同契二卷。 又憂苦也。 《詩·小雅》契契寤歎。 又灼龜具。 《詩·大雅》爰契我龜。 《註》契,所以然火而灼之者也。 又怯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馬不契需。 《註》契,怯。需,懦也。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集韻》《韻會》私列切《正韻》先結切。𠀤同𥜽,高辛氏子,舜五臣之一,商之祖也。 《書·舜典》帝曰:契,汝作司徒。別作偰𥜽。 又《廣韻》苦結切《集韻》《韻會》《正韻》詰結切。𠀤同挈,勤苦也。 《詩·邶風》死生契闊。 又疎闊也。 《前漢·范丹傳》行路急卒,非𨻰契闊之所。 又刻也。 《呂覽》契舟求劒。與鍥通。 又絕也,缺也。 《司馬相如·封禪文》陛下謙讓而弗發,契三神之歡。 《註》三神,上帝,泰山,梁父。 《前漢·毋將隆傳》契國威器。 又《集韻》欺訖切,音乞。契丹,國號。宋爲南朝,契丹北朝,後攺號遼。 又訖黠切,音拮。戲也。 又叶似入切,音習。 《禰衡顏子𥓓》知微知章,聞一覺十用舍行藏,與聖合契。从丯从刀从大。俗作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