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蛾眉:女子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美貌。也喻称美女。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宋.辛弃疾《和赵国兴知录赠琴》:“人间皓齿蛾眉斧,筝笛纷纷君未许。”
洁白,明亮:~白。~齿。~首穷经。~月当空。 古同“昊”,昊天。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子。~眉。~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绿。飞~扑火。
古同“蚁”。
眼上额下的毛:~毛。~宇(两眉上面的地方)。~心。~目。~寿(长寿)。~睫。扬~吐气。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批。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𠀤音昊。 《爾雅·釋詁》光也。 《小爾雅》白也。 《博雅》皓皓,明也。 《詩·𨻰風》月出皓兮。 《揚子·淵騫篇》明星皓皓。 又《集韻》潔白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 《朱註》又胡暴反,叶下鵠。鵠,音告。 又虛曠貌。 《大戴禮》常以皓皓,是以眉壽。 又皓膠,水凍貌。 《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又《廣韻》顥,今作皓。 《說文》商山四顥,白首老人也。 《史記·留侯世家》四人從太子,鬚眉皓白。 《師古註》所以謂之四皓。 又通作昊。太皓,天也。 《後漢·郞顗傳》太皓悅和,靁聲乃發。 《荀子·賦篇》皓天不復。 《註》皓,同昊。 又天皓,星名。 《史記·天官書》歲隂在丑,星居寅,以十二月與尾箕晨出,曰天皓。 《前漢·天文志》作天昊。 又與皞同。 《楚辭·遠遊》歷太皓以左轉。 《註》卽太皞也。 又《唐韻》《韻會》《正韻》𠀤古老切,音杲。皓皓,潔白精瑩貌。 又姓。 《吳越春秋》句踐大夫皓進。 又《集韻》呼回切,音灰。髮皓落也。劉昌宗說。 《玉篇》同皜。 《集韻》或作皞暠䯫。 《廣韻》从日作晧。
『蛾』《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𠀤音莪。 《玉篇》蠶蛾也。 《韻會》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句曲如畫。 《爾雅·釋蟲》蛾羅。 《疏》此卽蠶蛹所變者也。 《埤雅》繭生蛾,蛾生卵。 《大戴禮》食桑者有絲而蛾。 《前漢·文帝紀》建昭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羣飛蔽日。 《師古註》蛾若今之蠶蛾類也。 又飛蛾。 《古今注》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又蛾眉。 《詩·衞風》螓首蛾眉。 《前漢·揚雄傳》知衆嫭之嫉妬兮,何必颺纍之蛾眉。 《師古註》蛾眉,影若蠶蛾眉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註》見《姓苑》。晉大夫蛾析之後,魏平東將軍蛾靑。 又影蛾,池名。 《三輔黃圖》影蛾池,武帝鑿池以玩月,使宮人乗舟弄月影。 又與俄同。 《前漢·外戚傳》孝成班偼伃,帝卽位,選入後宮,始爲小使,蛾而大幸。 《師古註》蛾、俄古字通用。 又《廣韻》魚倚切,艤上聲。與蟻同。 《禮·樂記》蛾子時述之。 《註》蛾,蚍蜉也。 《後漢·皇甫規傳》張角等皆著黃巾爲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爲蛾賊。 《註》卽蟻字。喻賊衆多,故以爲名。 又人名。 《左傳》蛾析。亦音魚綺切。 《爾雅》作䖸。 《集韻》本作𧒎。
『眉』《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𥄐悲切,𠀤音麋。 《說文》目上毛也。 《釋名》媚也。有嫵媚也。 《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爲人表𠋫,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 《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 《郭璞註》言秀眉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註》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 《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 《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𥅕𥇮,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