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语注音 ㄍㄞˋ ㄍㄨㄢ ㄌㄨㄣˋ ㄉ一ㄥˋ
成语简拼 ggl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蓋棺論定
成语英文 A man's merits or demerits can be finally judged only after his death
成语法文 une fois que le défunt est descendu au cercueil,on peut porter un jugement définitif sur lui
成语俄文 посмéртно вынести оцéнку
成语日文 死後(しご)その人の真価(しんか)が定(さだ)まる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反义词



成语示例


在过去说来,她这个小命运已是被盖棺论定了,然而在今天,这一切都要重新估计。(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史 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成语典故

谓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生命终了才能作出结论。《明史.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巴金《谈〈憩园〉》:“盖棺论定,这个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件对人有益的事情,他活着只是为了自己。” 其他 指人死后,对他一生的全面评价。《晋书·刘毅传》:“刘毅曰:‘丈夫盖棺事方定。’”《儿女英雄传》37回:“莫讲辰年到卯年,便一直到他~,也休想把他那烟袋锅儿挖一挖。”△褒义。用于描写功过。→盖棺事定。也作“盖棺定论”、“盖棺论始定”、“盖棺论事”。 【旧义】 旧指一个人在生命终结时,他一生的功过是非才能最后做出结论。 【新义】 近来多借以泛指某种行为或某件事情在结束之后所下的结论。 【例】 ① 任何人都有权对一部文艺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人有资格以一己之见为其盖棺论定。(北京青年报2003.5.28《金庸论〈射雕〉之我见: 没有人能“盖棺论定”》) ② 随着周正毅案的盖棺论定,各债权银行的追讨欠债行动开始有了结果。最早得手的是上海农信社。(21世纪经济报道2004.7.27《周正毅案盖棺论定 上海农信社追讨6.56亿贷款》) ③ 天价医疗费案盖棺论定 院长党委书记撤职(法制晚报2006.4.30标题) ④ 纳思达侵权案已盖棺论定(市场报2007.12.28标题) ⑤ 历史上唯一一位奥运会和世锦赛双冠王,博尔特已经超越所有前辈,他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短跑运动员,毫无争议盖棺论定。(网易体育2009.8.21《历史最伟大盖棺定论 博尔特双料双冠王无人可及》) ⑥ 社科院考古所公布西高穴大墓考察分析报告: 初步认定是“曹操” 盖棺论定尚早(中国青年报2010.1.15标题) ⑦ 亚美尼亚大屠杀: 难以盖棺论定的种族灭绝(凤凰网2010.3.5标题) ⑧ 宁德“8·24”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盖棺论定” 寿宁三位“局座”受处分(海峡导报2011.4.9标题) ⑨ 张纪中认为,不能说20年前的版本不好,也不能给翻拍作品一个差评,任何一方都不能盖棺论定,只能说观众的审美眼光在变。(东方早报2012.2.2《再无当年看蹦床版筋斗云的兴奋——张纪中版〈西游记〉特效很炫 但观众仍然怀念86版》) 也作“盖棺定论”。 【例】 ① 最终为虎照盖棺定论的不是网友发布的《老虎卧瀑图》年画照片,也不是某网站公布的民间机构的鉴定报告,而是由陕西省监察机关责成公安机关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从根本上推翻了周正龙拍摄活体野生华南虎真实性的基础。(人民日报2008.6.30) ② 任何一种奖励措施的最后落脚点都应当是激发人的潜能,而不是对人的盖棺定论。(光明日报2009.2.17) ③ 国内法律界人士认为,本次裁定是对“娃哈哈”商标所有权问题的“盖棺定论”。(中国证券报2009.6.18) ④ 当“80后”们逐渐远离青春年少,似乎该是为他们盖棺定论、做些总结的时候了。(新华每日电讯2010.7.16) ⑤ 戴安娜死因: 终于可以盖棺定论了(外滩画报2008.4.22标题) ⑥ 汪松告诉《北京科技报》,其实,神农架是否存在野人这场争论,学术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盖棺定论。(北京青年报2010.10.25《野人骗局大揭秘 学术界十多年前就已经盖棺定论》) ⑦ “曹魏高陵”发掘主持人潘伟斌公布了判定曹操墓的九大证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指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提出一个阶段性认识是可以的,但离盖棺定论这个结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新闻网2010.1.14《曹操高陵公布九大证据 社科院称盖棺定论尚早》) 【辨说】 “盖棺论定”和“盖棺定论”这对旧成语,近来出现了许多语用泛化的新用例,“盖棺”的实际内涵在这些用例中已趋淡化,词义的重点完全偏移至“论定”或“定论”上,从而扩大了“盖棺论定”的适用范围。这种新用法是符合词语由个别到一般的扩大引申的基本规律的。 【结构分析】 动词性连动结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装殓死人的器具:~材。~木。~椟。~椁。盖~论定。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 确凿,必然的:必~。镇~。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盖』

《正字通》俗蓋字。 《唐韻》古太切《韻會》居太切,𠀤音匄。苫也。 《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 《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又掩也。 《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又覆也。 《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又車蓋。 《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又語辭。 《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又《廣韻》胡𦡳切,音盍。亦苫蓋也。 《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又通盍,何不也。 《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又《正韻》古沓切。地名。 《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 《註》蓋,齊下邑也。 《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又姓。 《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又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又《韻補》居氣切,叶音旣。 《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棺』

《唐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 《說文》關也,所以掩屍。 《玉篇》棺之言完,所以藏屍令完也。 《孝經註》周尸爲棺,周棺爲椁。後漢趙咨曰:棺椁之造,自黃帝始。 《禮·檀弓》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周殷人棺椁。 《喪大記》國君大棺八寸,屬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六寸。 《註》大棺最在外,屬在大棺內,椑又在屬內,是國君三重也。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棺斂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人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人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爲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義同。  又叶居員切,音涓。 《陸機·弔魏武文》氣衝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違率土以靖寐,戢彌天乎一棺。瀾音連。

『定』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徑切,庭去聲。 《說文》安也。 《增韻》靜也,正也,凝也,決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禹貢》震澤底定。  又《禮·王制》論進士之賢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論。 《註》謂各署其所長也。  又止也。 《書·洛誥》公定,予往已。 《註》成王欲周公止洛,自歸往宗周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羹定。 《註》定猶熟也。 《疏》熟卽止,故以定言之。  又《諡法》純行不差,安民法古,𠀤曰定。  又州名。漢中山郡,唐改定州,以安定天下爲名。  又丘名。 《爾雅·釋丘》左澤曰定。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丁定切,音訂。營室星也。 《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註》定星昏而正中,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孫炎曰:定,正也。一曰定謂之耨。  又《詩·周南》麟之定。 《註》定,額也。  又《禮·禮器》羹定詔於堂。 《註》羹,肉湆。定,熟肉。  又《爾雅·釋器》斪斸謂之定。 《郭註》鋤屬也。  又叶唐丁切,音庭。 《詩·小雅》亂靡有定。叶下寧成。  又《韻會》古通正。亦作奠。引周禮瞽矇世奠繫,奠讀爲定,謂帝繫,諸侯世本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