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利害


   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èng shuāi lì hài
成语注音 ㄕㄥˋ ㄕㄨㄞ ㄌ一ˋ ㄏㄞˋ
成语简拼 ssl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成语典故

兴盛、衰落、利益、损害。谓世间人事发展的诸种情况。《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并列 世间人事的种种情况。《列子·仲尼》:“~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兴旺:兴~。繁~。旺~。~世。~衰。茂~。全~时期。 炽烈:年轻气~。~怒。~气凌人。 丰富,华美:~产。~宴。~装。 热烈,规模大:~大。~况。~典。~举。 广泛,程度深:~传(chuán)。~行(xíng )。~赞。~名。~夏。 深厚:~意。 姓。

把东西放进去:~饭。 容纳:~器。小桶~不下多少东西。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微。~弱。~老。盛(shèng )~。兴(xīng )~。

等次,等级,等差:等~(等次)。 同“缞”。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 姓。

有损的,与“益”相对:~虫。~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处。祸~。灾~。为民除~。 使受损伤:~人。损~。伤~。危~。 发生疾病:~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羞。~怕。 杀死:杀~。遇~。 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盛』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 《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 《書·泰誓》犧牲粢盛。 《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 《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又器名。 《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 《註》一器也。 《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 《註》謂今時杯杅也。  又《廣韻》受也。 《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 《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又成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 《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又盛服,嚴飾也。 《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 《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又防隄也。 《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 《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又山名。 《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 《註》在東萊不夜縣。 《註》盛,音成。  又國名。 《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 《註》盛,音成。 《左傳》作郕。  又《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𠀤成去聲。 《博雅》多也。 《廣韻》長也。 《增韻》大也。茂也。 《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 《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 《中庸》官盛任使。 《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 《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又極也。 《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又猶嘉也。 《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又受物曰盛。 《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 《師古註》叶音去聲。  又地名。 《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 《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又姓。 《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 《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 《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衰』

《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𠀤音䙑。小也,減也,殺也。 《類篇》浸微也。 《韻會》弱也,耗也。  又《集韻》初危切,音夂。 《玉篇》等衰也。 《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  又《集韻》倉回切,音崔。 《類篇》同縗,喪服也。 《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  又邑名。 《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 《註》三者皆晉邑。  又《集韻》蓑本字。 《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 《詩·小雅》何衰何笠。 《石經》作蓑。  又《韻補》所類切,音帨。 《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說文》作𠆂。 《類篇》作𠌺。

『利』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𠀤音詈。 《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 《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又《廣韻》吉也,宜也。 《易·賁卦》利有攸往。  又私利也。 《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 《註》利猶貪也。  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 《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 《註》利,滑密也。  又州名。 《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又姓。 《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又《韻補》叶音棃。 《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害』

《唐韻》何蓋切《集韻》《正韻》下蓋切《韻會》合蓋切,𠀤孩去聲。 《說文》傷也。从宀从口。言从家起也。丯聲。 《徐曰》禍嘗起於家,生於忽微,故害从宀。 《增韻》利,害之對。  又殘也,禍也。 《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 《繫辭》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又《周語》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又妨也。 《左傳·桓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又要害。 《戰國策》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弗如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北收要害之郡。  又忌也。 《史記·燕世家》燕昭王使樂毅約趙楚伐齊,諸侯害齊湣王驕暴,皆許之。 《註》害猶言患之也。  又《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又《集韻》《類篇》𠀤何割切,音曷。何也。 《爾雅·釋言》盍也。 《註》盍,何不也。或作害,與曷盍通。 《詩·周南》害澣害否。 《註》害,何也。 《書·大誥》王害不違卜。 《註》害作曷。  又叶古詣切,音係。 《詩·邶風》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叶上逝。  又《賈誼·旱雲賦》𤱶畝枯槁而失澤兮,壞石相聚而爲害。叶下涕。 《前漢·眭兩夏侯京翼李敘傳》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淺爲悔尤,深作敦害。 俗作害。害字丯聲,俗从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