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僮跛竖


   瞎眼跛足的童仆。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譬之盲僮跛竪,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於藩篱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áng tóng bǒ shù
成语简拼 mtb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瞎眼跛足的童仆。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譬之盲僮跛竪,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於藩篱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从。~动。~目。~人。~区(指雷达、探照灯、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流。~人瞎马(喻处境非常危险)。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书~。~仆。 同“童”。

〔~族〕中国少数民族,今改作“壮族”。

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脚。~子。~行。~鳖千里(喻本身条件再差,只要不懈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着写。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盲』

《唐韻》武庚切《集韻》《正韻》眉庚切《韻會》眉㼱切,𠀤音蝱。 《說文》目無牟子。 《釋名》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 《淮南子·泰族訓》盲者,目形存,而無能見也。  又盲風,疾風也。 《禮·月令》仲秋盲風至。  又《正韻》巫放切。與望同。 《周禮·天官內饔》豕盲眂而交睫腥。 《註》盲,當爲望。 《禮·內則》作望視。  又叶謨郞切,莽平聲。 《荀况佹詩》天地易位,四時易鄉。列星隕墜,旦暮晦盲。  又叶謨蓬切,音蒙。 《老子·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越絕書》內視者盲,反聽者聾。 《集韻》或作瞢朚𤷐。

『僮』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 《說文》未冠也。  又《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 《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 《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 《玉篇》僮幼迷荒者。 《詩·鄭風》狂僮之狂也且。 《傳》狂行僮昏所化也。 《廣雅》僮,癡也。今爲童。  又無知貌。 《揚子·太玄經》物僮然未有知。  又竦敬貌。 《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  又姓。漢交趾刺史僮尹。 《鄭樵·族略》卽童姓。或从人,以別其族。 《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跛』

《唐韻》布火切《集韻》《韻會》《正韻》補火切,𠀤音播。 《說文》行不正也。一曰足排之。 《篇海》足偏廢。 《易·履卦》跛能履。 《禮·問喪》跛者不踊。 《穀梁傳·成元年》衞孫良夫跛。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𠀤音賁。偏任也。 《禮·曲禮》立毋跛。 《註》跛,偏也。  又《禮器》有司跛倚以臨祭。 《註》偏任爲跛,依物爲倚。  又《集韻》滂禾切,音頗。人名。 《類篇》楚有薳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