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眉瞪眼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í méi dèng yǎn
成语注音 ㄓˊ ㄇㄟˊ ㄉㄥˋ 一ㄢˇ
成语简拼 zmd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stare in anger(stare blankly)
成语法文 d'un air hébét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成语示例


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无计挽回。只得罢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成语典故

形容生气或吃惊的样子。《红楼梦》六二回:“连司棋都气了个直眉瞪眼,无计挽回,只得罢了。” 并列 形容生气或发愣。《红楼梦》62回:“连司棋都气了个~,无计挽回,只得罢了。”△贬义。多用于神态描写。→横眉冷对 ?眉开眼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姓。

眼上额下的毛:~毛。~宇(两眉上面的地方)。~心。~目。~寿(长寿)。~睫。扬~吐气。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批。

怒目直视:~眼。~视。 睁大眼睛发呆:目~口呆。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睛。~底。~力。~色。~神。~帘。~目。~疾手快。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光远大。~界开阔。 孔洞,窟窿:炮~。针~儿。泉~。 关节,要点:节骨~儿。字~儿。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 当前:~前利益。~下。 量词:一~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直』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𠀤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 《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强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 《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 《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 《揚子·太𤣥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 《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 《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𠀤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 《註》直,讀曰値。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从𠃊从十目。𠃊,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眉』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𥄐悲切,𠀤音麋。 《說文》目上毛也。 《釋名》媚也。有嫵媚也。 《春秋·元命包》天有攝提,人有兩眉,爲人表𠋫,陽立于二,故眉長二寸。 《註》攝提二星頗曲,人眉似之。  又《揚子·方言》東齊謂老曰眉。 《郭璞註》言秀眉也。 《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註》豪眉也。  又渠眉,玉飾之溝瑑也。 《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又井邊地曰眉。 《前漢·游俠傳》揚雄酒箴曰:觀瓶之居,居井之眉。 《註》若人目上之有眉也。  又姓。宋眉壽,明眉旭。  又《韻會》通作麋。 《大戴禮·主言篇》孔子愀然揚麋。 《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須麋。  又通作嵋。峨嵋山,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蛾眉。  又州名。魏置眉州,因峨眉山爲名。○按《說文》本作睂,从目,象睂之形。上象額理也。徐曰:仌,頟理也。指事。隸作眉,《字彙補》又作𥅕𥇮,非。

『瞪』

《廣韻》直庚切《集韻》《韻會》《正韻》除庚切,𠀤音棖。直視也。 《晉書·郭文傳》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 《唐書·杜甫傳》甫嘗醉登嚴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宋史·盛度傳》度體肥,艱於拜起,賔客有拜之者,則瞪視而詬詈之。  又《廣韻》宅耕切,音橙。  又《廣韻》直陵切《集韻》持陵切,𠀤音澄。  又《廣韻》丈證切《集韻》《韻會》澄應切,𠀤澄去聲。義𠀤同。 《集韻》與盯眙同。 《正字通》通作瞠。

『眼』

《唐韻》五限切《集韻》《韻會》《正韻》語限切,𠀤顏上聲。 《說文》目也。 《靈樞經·大惑論》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爲之精。精之窠爲眼,骨之精爲童子,筋之精爲黑眼,氣之精爲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隂,白眼赤衇法于陽。 《釋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易·說卦》巽其於人也,爲多白眼。 《史記·孔子世家》眼如望羊。 《晉書·阮籍傳》籍能爲靑白眼。 《南史·陶弘景傳》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末年,一眼有時而方。  又馬有夜眼。 《本草綱目》馬夜眼在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  又果名。 《嵆含·草木狀》南方之果,珍異者有龍眼。  又香名。 《洪芻香譜》白眼,香黃熟之別名。  又彪眼泉,地名。見《北史·常景傳》。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懇切,垠上聲。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轂欲其眼也。 《註》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鄭康成讀。  又叶五建切,言去聲。 《謝靈運·斤竹㵎詩》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又叶伊甸切,音宴。 《蘇轍·雪詩》終勝溪嶂長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 《說文》本作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