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天候,下察地形。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亦省作“ 瞻揆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 世尊 命 舍利子 随瞻揆焉,唯太子 逝多 园地爽塏。”
上观天候,下察地形。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亦省作“ 瞻揆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 世尊 命 舍利子 随瞻揆焉,唯太子 逝多 园地爽塏。”
往上或往前看:~仰。~望。~拜。~谒。~念。~前顾后。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 形容夜间:~行。~奔。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
度(duó),揣测:~度。~策。~古察今。 道理,准则:千载一~。 事务:百~。 管理,掌管:~百事。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席(宰相之位)。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底子:质~。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走。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𠀤音詹。 《說文》臨視也。 《韻會》仰視曰瞻。 《詩·邶風》瞻彼日月。 《禮·曲禮》視瞻無回。 又官名。 《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郞。 又國名。 《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又山水名。 《山海經》有瞻諸山。 又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 又姓。 《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 又通作詹。 《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 又《集韻》章豔切,詹去聲。視也。 又叶側姜切,音章。 《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猶,考愼其相。相平聲。 又叶側銜切,斬平聲。 《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星』《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𠀤音腥。 《說文》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生聲。一曰象形。从口。古口復注中,故與日同。 《釋名》星,散也,列位布散也。 《書·堯典》曆象日月星辰。 《傳》星,四方中星。 又《洪範》五紀,四曰星辰。 《傳》二十八宿迭見,以敘節氣。 《又》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 《傳》星,民象,箕星好風,畢星好雨。 《史記·天官書》星者,金之散氣。 《註》五星五行之精,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行,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 《前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七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 《淮南子·天文訓》日月之淫氣精者爲星辰。 又星星,猶點點也。 《謝靈運詩》星星白髮垂。 又草名。戴星、文星、流星,皆穀精草別名。 《本草綱目》此草生穀田中,莖頭小白花,點點如亂星。 又姓。 《廣韻》《羊氏家傳》曰:南陽太守羊續,娶濟北星重女。
『揆』《唐韻》求癸切《集韻》《韻會》巨癸切,𠀤葵上聲。 《說文》葵也。 《爾雅·釋言》度也。 《易·繫辭》初率其辭而揆其方。 《註》循其辭,以度其義。 《詩·鄘風》揆之以日。 《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又百揆,官名。 《書·舜典》納于百揆。 《傳》納舜于此官,揆度百事也。 《後漢·百官志註》百揆,堯初別置,周更名冢宰。 又《正字通》渠惟切,音葵。字彙闕平聲,非。◎按唐韻,集韻諸書,揆字止收紙韻,不入支韻。經典釋文亦無平聲,从舊可也。本作𢲕。
『地』《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𠀤音弟。 《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𨻰列也。 《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 《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 《易·說卦傳》坤爲地。 《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 《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 《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又第也,但也。 《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又叶徒何切,音沱。 《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