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卢折娜


   牛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ú lú shé nà
成语简拼 qlsn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牛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牛黄》。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姓。

惊视,惊恐四顾:~~(a.惊顾的样子;b.迅速张望的样子;c.勤谨的样子)。~然。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幼年死亡:夭~。 弯转,屈曲: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返转,回转:~返。 损失:损兵~将。 挫辱:~磨。挫~。百~不挠。 减少:~寿(减少寿命)。~扣。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心服:~服(①信服;②说服)。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子戏。 判决:~狱。

断,绳子~了。 亏损:~本生意。 姓。

女子人名用字及译音字。

〔婀~〕见“婀”。 〔袅~〕见“袅”。 〔~~〕轻柔的样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瞿』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𠀤音句。 《說文》鷹隼之視也。 《徐曰》驚視貌,會意。  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 《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 《集韻》心驚貌。 《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  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 《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 《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 《詩·齊風》狂夫瞿瞿。 《註》謂精神不立,志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 《詩·唐風》良士瞿瞿。 《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𠀤音衢。義同。  又騤瞿,走貌。 《張衡·西京賦》百禽㥄遽,騤瞿奔觸。  又句瞿,斗也。 《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𦜜狀如句瞿,名曰領胡。 《註》言頸上有肉𦜜如斗也。  又鳥名。 《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 《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 《寰宇記》瞿塘在𧃍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 《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漢有漢南太守瞿茂。  又複姓。 《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 《註》商瞿,姓也。 《遼史·禮志》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戵通。 《書·顧命》一人冕執瞿。 《註》戟屬。  又與衢通。 《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蓋生於兩旁謂之瞿。 《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 《爾雅·釋草》大菊,蘧麥。 《註》卽瞿麥,藥草也。 《集韻》亦作𧄒。  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𠀤衢去聲。與懼通。恐也。 《禮·檀弓》瞿然失席。 《註》瞿,本又作懼。 《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又《集韻》訖力切,音亟。瞿瞿,居喪視不審貌。 《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徐邈讀。

『折』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𠀤音浙。拗折也。 《詩·鄭風》無折我樹𣏌。 《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 《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 《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 《禮·玉藻》折還中矩。 《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 《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 《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 《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 《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 《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 《易·說卦》兌爲毀折。 《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 《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爲祭處曰折。 《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 《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又《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 《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 《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 《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 《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 《儀禮·旣夕》折橫覆之。 《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𨻰侯,蔡叔,盟于折。  又姓。 《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列切,音舌。 《說文》斷也。 《廣韻》斷而猶連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 《註》折損筋骨也。 《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 《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 《註》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 《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 《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 《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 《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 《註》沈重曰折。 《說文》作𣂚,从斤斷艸。籀文作𣂹,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唐韻》之涉切《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𠀤音讋。 《說文》敗也。从手習聲。  又《廣韻》摺疊也。  又《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𠀤與拉同。 《史記·范睢傳》魏齊使舍人笞擊睢,折脇摺齒。 《註》摺,力荅反。謂打折其脇,而又拉折其齒也。  又《春申君傳》折頸摺頤。  又《字彙補》悉協切,音燮。 《前漢·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 《註》師古讀。

『娜』

《唐韻》奴可切《集韻》乃可切,𠀤那上聲。妸娜,美貌。亦作嬝娜。 《李白詩》花腰呈嬝娜。  又舒遲貌。亦作阿那。  又柔而長也。 《杜甫詩》連笮動嫋娜。 《註》笮以竹索爲橋渡水。亦作裊那,義同。  又《集韻》囊何切,音那。女字。  又叶奴古切,音弩。 《韓愈·元和聖德詩》天兵四羅,旂常妸娜。駕龍十二,魚魚雅雅。雅,叶音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