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时慢物


   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ǎo shí màn wù
成语注音 ㄐ一ㄠˇ ㄕˊ ㄇㄢˋ ㄨˋ
成语简拼 jsmw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矯時慢物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成语示例


青年才子难免矫时慢物,多经磨练之后将会成为栋梁之材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成语典故

矫时:矫正时俗。慢物:傲慢待物。表示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后汉书.祢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纠正,把弯曲的弄直:~正。~形。~治。~世(矫正世俗)。~情(故意违反常态,表示与众不同)。~枉过正。 假托:~命。~诏。~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夺百姓的财物)。 强壮,勇武:~健。~捷。~~(a.勇武的样子;b.出众的样子)。 姓。

〔~情〕方言,指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如“这个人太~~”,(“情”读轻声)。

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车。~件。~腾腾。~条斯理。缓~。迟~。~性。 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待。轻~。傲~。怠~。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慢』

《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𠀤音縵。 《說文》惰也。从心曼聲。一曰不畏也。 《廣韻》怠也,倨也,緩也。 《朱子曰》慢,放肆也。  又或作僈。 《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亦作謾。 《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  又《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 《鄭氏云》命,讀爲慢。  又《集韻》亦作漫。詳水部漫字註。  又《集韻》䁕見切,音麫。慢訑,弛縱意。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惑也。  又叶民堅切,音眠。 《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  又叶莫半切,音幔。 《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物』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𠀤音勿。 《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 《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  又《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 《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又《玉篇》事也。 《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疏》物,事也。 《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 《註》物,猶事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又《詩·小雅》比物四驪。 《傳》物,毛物也。 《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 《註》謂毛色也。  又《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 《疏》物卽是色。 《楚語》毛以示物。  又《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 《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 《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又《玉篇》類也。 《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 《註》物,類也。謂同日。  又《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 《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又《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 《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又《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 《註》物,物數也。  又《廣韻》旗名。 《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又叶去聲。 《唐韻正》符沸反。 《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 《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又叶微律切。 《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又叶微月切。 《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