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穿一袭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战士英武矫健的样子。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宋.辛弃疾《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刘复《代某君寿某将军夫妇》:“短衣匹马去从军,努力戎行誓树勋。” 其他 形容战士威武矫健的英姿。刘复《代某君寿某将军夫妇》:“~去从军,努力戎行誓树勋。”△多用于英姿方面。
长度小,与“长(cháng )”相对:~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 缺少,欠:~少。~缺。 缺点:~处。护~。取长补~。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姓。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单独:~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之勇”)。 相当,相敌,比得上:~敌。~配。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𢭃。
『衣』《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希切,音依。 《說文》上曰衣,下曰裳。 《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 《白虎通》衣者,隱也。 《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 《玉篇》所以形軀依也。 《類篇》象覆二人之形。 《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 《傅𤣥·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 《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 《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 《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 《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 《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 《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 《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 《通志·氏族略》見《姓苑》。 《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 《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 《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 《註》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 《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 《玉篇》以衣被人也。 《增韻》著衣也。 《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 《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 《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匹』《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𠀤品入聲。 《說文》四丈也。 《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 《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 《小爾雅》倍兩謂之匹。 《廣韻》俗作疋。 又偶也。 《詩·大雅》率由羣匹。 《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 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 《爾雅·釋詁》匹,合也。 《註》謂對合也。 《疏》匹者,配合也。 《詩·大雅》作豐伊匹。 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 《註》匹謂知識朋友。 又妃匹。 《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 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 《註》庶人夫妻相匹。其名旣定,雖單亦匹,故通謂匹夫匹婦。 又馬曰匹。 《周禮·夏官註》四匹爲乘。 又《藝文類聚》馬光景一疋長,故曰疋。 《正譌》馬影四丈,亦借用匹,別用疋。 又通作騖,音木。 《禮·曲禮》庶人之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