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椎结


   短褐:粗布短衣;椎结:把头发挽成椎形。穿着粗布短衣,挽着椎形发髻。指古代贫苦劳动人民的装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uǎn hè zhuī jié
成语简拼 dhzj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短褐:粗布短衣;椎结:把头发挽成椎形。穿着粗布短衣,挽着椎形发髻。指古代贫苦劳动人民的装束。


成语示例


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结,从没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妻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


成语典故

椎结:把头发挽成椎形的髻。穿着粗麻布短衣,挽着椎形的发髻。古时贫苦人的装束。《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孟光初嫁入梁鸿家门时着盛装,七天梁鸿没搭理她,并说:“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孟光“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 并列 穿粗布短衣,挽椎形发髻。指古时贫苦人的装束。语本《后汉书·梁鸿传》:“同县孟氏有女,鸿闻而娉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妻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鲁迅《病后杂谈之余》:“我也爱看绘画,尤其是人物。国画呢,方中长袍,或~,从没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多用于装束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长度小,与“长(cháng )”相对:~期。~暂。~促。~途。~命。~讯。~浅。~兵相接。~小精悍。 缺少,欠:~少。~缺。 缺点:~处。护~。取长补~。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 黑黄色:~煤(煤的一种,多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还可以提炼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称“褐炭”)。~藻(藻类植物的一大类,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富含碘质和胶质,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骨。脊~。颈~。胸~。尾~。

敲打东西的器具:铁~。木~。鼓~。 敲打,用椎打击:~鼓。~杀。~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愚钝,朴实:~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短』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𠀤端上聲。 《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 《徐曰》若以弓爲度也。 《廣韻》促也,不長也。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禮·月令》度有長短。  又長短術。 《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 《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又短功。 《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又短人。 《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 《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 《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又凡指人過失曰短。 《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 《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又叶多卷切,音近亶。 《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又叶都眷切,音近玷。 《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 《集韻》或作𢭃。

『褐』

《唐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何葛切,𠀤音曷。 《說文》編枲韈也。  又《詩·豳風》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註》褐,毛布也。  又《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 《註》褐,麤布也。  又《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 《註》豎褐,僮豎之褐。  又《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 《註》褐,寒賤之人也。  又人名。 《吳越春秋》晉令童褐請軍。  又複姓。 《通志·氏族略》《古今人表》有司褐拘。  又有司褐扶,楚靈王大夫,見《韓子》。  又《韻補》胡結切,音纈。 《白居易詩》閒將酒壷出,醉回人家歇。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又《集韻》居曷切,音葛。同𧝶,麤衣也。 《類篇》或作𧝽。

『椎』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𠀤音追。通作槌。俗作桘。 《說文》擊也。  又鐵椎也。 《戰國策》秦遺連環,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已解矣。 《史記·信陵君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又《揚子·方言》椎,齊謂之終葵。  又椎鈍,不曲橈也。 《前漢·周勃傳》樸椎少文。  又《釋名》椎,推也。耒亦椎也。  又《集韻》朱惟切,音隹。木名,似栗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