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红堆绿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ì hóng duī lǜ
成语注音 ㄑ一ˋ ㄏㄨㄥˊ ㄉㄨㄟ ㄌㄩˋ
成语简拼 qhd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砌紅堆緑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墙。堆~(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台阶:雕栏玉~。

〔~末〕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末”均读轻声)。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累积在一起的东西:~栈。~房。土~。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积。~放。~垒。~摞。~砌。 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人。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計切,妻去聲。 《說文》階甃也。 《班固·西都賦》𤣥墀釦砌,玉階彤庭。 《註》謂以玉飾砌也。  又作切。 《張衡·西京賦》刋層平堂,設切厓隒。 《李註》切,古通砌。 亦作墄。 《三輔黃圖》未央前殿,左墄右平。 《註》墄,音砌。

『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對平聲。聚土也。 《楚辭·九歎》陵魁堆以蔽視兮。  又舍也。 《戰國策》鍾期堆琴。 《註》猶論語舍瑟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守李冰,鑿離堆以息水患。堆,一作𡺾。  又灩澦堆,在蜀夔州。 《杜甫詩》故馮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  又鳥名。驪山有鳥,名阿濫堆。唐𤣥宗御玉笛,以其聲翻爲曲。 《張祐詩》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又灰堆。 《金坡遺事》吳俗,除夜將曉,婢僕持杖擊糞壤,致詞祈利市,謂之打灰堆。 《史記》作碓。 《漢書》作𡸠。俗作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