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铸史


   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n jīng zhù shǐ
成语注音 一ㄢˊ ㄐ一ㄥ ㄓㄨˋ ㄕˇ
成语简拼 yjz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研經鑄史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


成语典故

研究精通经史。《儿女英雄传》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并列 研究五经,深悉众史。形容学识渊博。《儿女英雄传》33回:“安老爷虽是~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多用于称赞人的博学。→左史右经殚见洽闻 ?孤陋寡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细磨(mó),碾:~磨。~药。~墨。 深入地探求:~究。钻~。~京练都(dū)(晋代左思作《三都赋》构思了十二年,后遂用“研京练都”形容经年累月地构思文章)。

古同“砚”,砚台。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古代官职:刺~。御~。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史』

《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𠀤音使。 《說文》記事者也。 《玉篇》掌書之官也。 《世本》黃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 《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𡨥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我王國。 《詩·小雅》旣立之監,或佐之史。 《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  又《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又《周禮·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 《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  又御史,長史,刺史,𠀤漢官名。  又太史,九河之一。 《爾雅·釋水》太史。 《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又姓。 《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  又叶疎土切。 《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罹宮悲苦。 《說文》本作㕜。从又持中。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