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国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喻中坚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细的磨刀石:~石。~砺。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粗磨刀石:~石。 磨(mó):砥~(磨炼)。磨~。
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五人)。 军队:入~。落~(掉队)。 同伴的人:羞与为~。 “五”的大写。 姓。
《廣韻》《韻會》《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𠀤音紙。磨石也。 《書·禹貢》荆州礪砥砮丹。 《註》砥細於礪。 《山海經》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 又平也,均也。 《詩·小雅》周道如砥。 又借言節操。 《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砥砨,玉石。 《史記·范睢傳》周有砥砨。 《說文》本作厎。或作底。 《書·禹貢》厎柱析城。 《註》厎柱,山名。在河水中。 《前漢·梅福傳》爵祿束帛,天下之底石。 又《集韻》曲禮切,音邸。義同。
『兵』《唐韻》甫明切《集韻》《韻會》晡明切《正韻》補明切,𠀤丙平聲。 《說文》械也。 《增韻》戎器也。 《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 《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 《周禮·夏官》中秋敎治兵。 《廣韻》戎也。 又擊敵曰兵之。 《左傳·定十年》公會齊景公于夾谷,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 《註》命士官擊萊人也。 又《禮·曲禮》死𡨥曰兵。 《註》言能捍國難爲𡨥所殺者,謂爲兵也。 又必良切,音浜。 《詩·衞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史記·天官書》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 《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謂攝揚。盱目𨻰兵,天下富昌。◎按兵古音必良切,自《魏·王粲·刀銘》相時隂陽,制兹利兵。始與淸、呈、形、靈爲韻。《𨻰思王·孟冬篇》武官誡田,講旅統兵。與淸、停爲韻。《贈丁儀王粲》詩:皇佐揚天惠,四海無交兵。與淸、城、名、聲爲韻。《明帝·苦寒行》雖有吳蜀𡨥,春秋足耀兵。與齡、纓爲韻。 又《韻補》叶犇謨切,音逋。 《道藏歌》解帶天皇寢,停駕高上兵。玉眞啓角節,翊衞自相扶。
『伍』《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𠀤音五。 《周禮·小司徒》五人爲伍。 《說文》相參伍也。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 《周禮·天官》設其參傅其伍。 《註》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 又《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爲伍。軌長帥之。 又《孫子》用兵之法,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 《左傳·桓五年》先偏後伍,伍承彌縫。 《註》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 又五家相保曰伍。 《左傳·襄三十年》子產使盧井有伍,輿人誦之曰:取我田疇而伍之。 又漢制有尺籍伍符。 又與衆雜處曰伍。 《史記·司馬穰苴傳》臣素𤰞賤,君擢之閭伍之中。 又《韓信傳》信過樊將軍門,歎曰:生乃與噲等伍。 又《前漢·律歷志》隂陽相生,自黃鐘始,而左旋,八八爲伍。 《註》孟康曰:從子數辰至未得八,下生林鐘,數未至寅得八,上生太簇。律上下相生,皆以此爲率。伍,耦也。八八爲耦。 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