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涕为笑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ò tì wéi xiào
成语注音 ㄆㄛˋ ㄊ一ˋ ㄨㄟˊ ㄒ一ㄠˋ
成语正音 “涕”,不能读作“dì”;“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简拼 ptw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破涕為笑
成语英文 melt into smiles
成语俄文 рассмеяться сквозь слёзы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成语示例


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并且破涕为笑地说她有逃的办法。(巴金《家》二十八)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成语典故

涕:眼泪。止住泪水,转而为笑。言转悲为喜。晋.刘琨《答卢谌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镜花缘》五七回:“且喜贤侄幸逃海外,未遭毒手,可见上天不绝忠良之后。今日得见贤侄,真可破涕为笑。” 连动 止住眼泪,转而为笑。形容转悲为喜。语出晋·刘琨《答卢谌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巴金《家》28:“他想,除了逃以外再没有别的路了,便把这个意思告诉她。她很高兴地赞同这个计划,并且~地说她有逃的办法。”△多用于表现人物情感变化方面。→排愁破涕 ←→乐极生悲。也作“破涕成笑”、“破涕为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碎,不完整: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 分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 使损坏:~坏。~损。 超出:~例。~格。 花费,耗费:~费。~财。~产。 打败,打垮:~阵。~门。攻~。 揭穿:~案。~译。~获。

眼泪:痛哭流~。感激~零。~泣。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鼻~。~泪(鼻涕和眼泪)。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破』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 《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又《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又叶博屑切,音鷩。 《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𠀤音體。 《說文》泣也。 《玉篇》目汁出曰涕。 《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 《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 《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 《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計切,音替。義𠀤同。

『笑』

《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肖。 《廣韻》欣也,喜也。 《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又嗤也,哂也。 《易·萃卦》一握爲笑。 《詩·邶風》顧我則笑。 《毛傳》侮之也。 《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註》小笑貌。  又獸名。 《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又《韻補》思邀切。 《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 《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 《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又入宥韻,音秀。 《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或作咲。 《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亦省作关。 《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