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瓦颓垣


   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pò wǎ tuí yuán
成语注音 ㄆㄛˋ ㄨㄚˇ ㄊㄨㄟˊ ㄩㄢˊ
成语简拼 pwt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破瓦頹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苏轼《凌虚台记》:“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轼《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


成语典故

屋瓦破损,墙垣坍塌。形容破败景象。宋.苏轼《凌虚台记》:“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 并列 屋瓦破损,墙垣坍塌。形容破败景象。宋·苏轼《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无复存者。”△贬义。多用于表现残破废弃的场面。→败屋颓垣 ?碧瓦朱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碎,不完整:碗打~。~灭。~旧。~败。~落。~陋。~颜(转为笑容)。~绽(衣服裂开,指事情或说话的漏洞或矛盾)。牢不可~。 分裂:~裂。~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土。 使损坏:~坏。~损。 超出:~例。~格。 花费,耗费:~费。~财。~产。 打败,打垮:~阵。~门。攻~。 揭穿:~案。~译。~获。

用陶土烧成的:~罐。~器。~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当(dāng )(即瓦筒之头)。~匠。

盖瓦:这间房就等~瓦(wǎ)了。

崩坏,倒塌:~坏。~圮。~垣断壁。 消沉,委靡:~萎。~丧。~靡。~唐。 败坏:衰~。~败。~景。~朽。 水向下流:泣涕如~。 灭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 恭顺的样子。 暴风:“习习谷风,维风及~”。

矮墙,墙:短~。城~。墙~。 城:省~(省城)。 官署:谏~(谏官官署)。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破』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 《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又《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又《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又叶博屑切,音鷩。 《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瓦』

《唐韻》《集韻》《正韻》𠀤五寡切,音邷。 《說文》土器已燒之總名。 《廣韻》古史考,夏時昆吾氏作瓦。 《史記·龜箂傳》桀爲瓦室。 《註》世本曰:昆吾作陶。張華博物記亦云:桀作瓦,蓋是昆吾爲桀作也。 《史記·廉頗傳》秦軍鼓譟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正字通》後世瓦制不古,其類非一。漢武故事,起神屋以銅爲瓦,漆其外。  又吳國傳,大秦國王宮殿水精爲瓦。  又明皇雜錄,虢國夫人恩寵傾一時,奪韋嗣立宅,以廣其居。後復歸韋氏,因大風折屋,墜堂上,不損。視之,瓦皆堅木也。  又王縉傳:五臺山祠鑄銅爲瓦,金塗之。  又《詩·小雅》載弄之瓦。 《傳》瓦,紡塼也。  又《儀禮·燕禮》公尊瓦大兩。 《註》大音泰。瓦大,有虞氏之尊也。  又《左傳·昭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 《註》瓦,楯脊。  又瓦合。 《禮·儒行》毀方而瓦合。 《註》呂氏曰:陶者爲瓦,必圓而割,分之則瓦,合之則圓,而不失其瓦之質。  又瓦解。 《史記·匈奴傳》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矣。  又人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楚囊瓦爲令尹。 《註》囊瓦,子囊之孫子常也。  又地名。 《春秋·隱八年》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 《註》瓦屋,周地。  又《定八年》公會晉師于瓦。 《註》瓦衞地。 《後漢·郡國志》東郡有瓦亭。  又《廣韻》五化切《集韻》吾化切,𠀤音迓。 《廣韻》泥瓦屋。 《集韻》施瓦於屋也。  又《集韻》《韻會》𠀤五委切,音頠。屋甃也。 《莊子·騈拇篇》騈於辯者,纍瓦結䋲竄句。 《註》瓦,五委反。當作丸。  又《韻補》叶阮古切,音五。 《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儉勤,盥濯陶瓦。斥遣浮華,好此絺紵。

『垣』

《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𤰞曰垣,高曰墉牆也。 《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 《詩·大雅》大師維垣。 《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又星有上中下三垣。 《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 《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 《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𨻰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 《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又古邑名。 《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又東垣,秦縣。 《史記·高帝紀》代相𨻰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又玉名。 《騈雅》嬰垣,美玉。 《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又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𥥣。  又《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叶音鴛。《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又叶夷然切,音延。 《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