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砻淬励


   砻:磨;淬励:淬火磨砺。形容反复磨练,研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ó lóng cuì lì
成语注音 ㄇㄛˊ ㄌㄨㄥˊ ㄘㄨㄟˋ ㄌ一ˋ
成语简拼 mlcl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磨礱淬勵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砻:磨;淬励:淬火磨砺。形容反复磨练,研讨。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励,证其是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


成语典故

切磋琢磨,反复研讨。宋 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励,证其是而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 并列 砻,用木制的像磨子一样的工具用来磨掉稻谷的外壳。比喻切磋琢磨,不断研讨。宋·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证其是而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多用于研讨方面。→磨砻隽切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 消耗,消灭:~损。~耗。~灭。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电~。~盘。~坊(亦作“磨房”)。推~。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面。~米。~豆腐。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不过车来。

把烧红了的铸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来,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火。~砺。~勉。 染:“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之”。

劝勉:~志(勉励意志)。~行(xíng )。奖~。勉~。~精图治。 姓。 古同“厉”、“砺”,磨炼,振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磨』

《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𠀤音摩。 《說文》本作䃺。 《爾雅·釋器》石謂之磨。 《詩·衞風》如琢如磨。  又去聲。 《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𠀤音塺。 《說文》石磑也。 《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 《天文志》如蟻旋磨。  又《韻會》通作摩。 《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 《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 《梅福傳》厲世摩鈍。  又地名。 《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淬』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𠀤音倅。 《說文》滅火器也。 《徐曰》淬,劒燒而入水也。與焠通。 《前漢·天文志》火與水合爲淬。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淸水淬其鋒。  又《廣韻》染也,犯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脟割輪淬。  又《揚子·方言》淬,寒也。  又《集韻》卽聿切,音卒。淬,沒水貌。  又昨律切,音崒。流也。脟字原誤从目从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