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其所有


   磬:尽,完。比喻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ìng qí suǒ yǒu
成语简拼 qqsy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磬:尽,完。比喻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史?寇准传》:“陛下不闻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磬所有出之,谓之孤注。”


成语典故

《宋史?寇准传》:“陛下不闻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磬所有出之,谓之孤注。”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于甸人”。 古同“罄”,空,尽。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郦食(yì)~〕中国汉代人

处,地方:住~。哨~。场~。处~。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有。各尽~能。~向无敌。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姓。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磬』

《唐韻》苦定切《集韻》《韻會》詰定切,𠀤音罄。 《說文》樂石也。籀文作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 《五經要義》磬立秋之樂。 《白虎通》磬者,夷則之氣,象萬物之成。 《禮·明堂位》叔之離磬。 《註》叔之離磬者,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 《註》先度一矩爲句,一矩爲股,而求其弦。旣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  又編磬,特磬。 《𨻰用之曰》叔之離磬,特懸之磬也。 《三禮圖》股廣三寸,長尺三寸半,十六枚同一筍虡,謂之編磬。  又笙磬,頌磬。 《周禮·春官·眡瞭》掌凡樂擊頌磬笙磬。 《註》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或作庸。庸,功也。  又玉磬,石磬。 《書·益稷》戛擊鳴球。 《禮·明堂位》拊搏玉磬。 《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賔媚人,賂以紀甗玉磬。 《魯語》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 《禮·樂記》石聲磬磬以立辨。 《書·禹貢》泗濵浮磬。 《傳》泗水中見石,可以爲磬。𨻰澔曰:玉磬,天子樂器。諸侯當擊石磬,故郊特牲以擊玉磬爲諸侯之僭禮。  又磬控。 《詩·鄭風》抑磬控忌。 《註》騁馬曰磬,謂使之曲折如磬。止馬曰控,謂有所控制不逸。  又磬折。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 《周禮·冬官考工記》韗人倨句磬折。 《註》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又《禮·文王世子》磬于甸人。 《註》縊之如縣樂器之磬也。  又掉磬。 《韻會》齊人相絞訐爲掉磬,北海人以激事爲掉磬。  又與罄通,垂盡也。 《魯語》室如縣磬。 《左傳》作縣罄。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擊石聲。  又叶苦丁切,音卿。 《董京·答孫楚詩》鸚鵡能言,泗濵浮磬。衆人所翫,豈合物情。

『其』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碁。 《韻會》指物之辭。 《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 《詩·大雅》其在于今。  又助語辭。 《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 《詩·周南》灼灼其華。 《玉篇》辭也。  又姓。 《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之切,音姬。 《韻會》語辭。 《書·微子》若之何其。 《詩·小雅》夜如何其。  又人名。 《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𨻰留高陽人也。 《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 《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 《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又山名。 《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 《註》其音基,山名。 《廣韻》在琅邪。  又地名。 《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又《集韻》《韻會》居吏切。 《正韻》吉器切,𠀤音寄。 《韻會》語已辭。 《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 《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又通已。 《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又《韻會》或作忌。 《詩·鄭風》叔善射忌。

『所』

《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𠀤數上聲。 《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又處所。 《詩·鄭風》獻于公所。  又《商頌》及爾斯所。  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 《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 《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又《召誥》王敬作所。  又語辭。 《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又誓辭。 《論語》予所否者。 《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又指物之辭。 《禮·檀弓》其高可隱也。 《註》謂高四尺所。 《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 《註》幾所,猶幾許也。 《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 《註》里所,猶里許也。  又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又叶襄里切,音徙。 《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有』

《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 《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 《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 《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 《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 《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 《論語》有子。 《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 《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詩·邶風》不日有曀。 《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 《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 《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