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ǐ yì lián chǐ
成语注音 ㄌ一ˇ 一ˋ ㄌ一ㄢˊ ㄔˇ
成语正音 “义”,不能读作“yí”。
成语简拼 lyl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禮義亷恥
成语英文 sense of propriety,justice,honesty and honor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做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成语典故

古代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历代统治者把此四者立为政教的纲领。《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汉.贾谊《上疏陈政事》:“《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宋.苏轼《乞录用郑侠王斿状》:“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当务求难合自重之士,以养成礼义廉耻之风。” 并列 礼仪、道义、廉洁、羞耻。原是古代的四种道德标准。后被历代统治阶级目为治国的四纲。语本《管子·牧民》:“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郭沫若《虎符》3幕:“满嘴的~,一肚皮鸡鸣狗盗。”△本义中性,后常含贬义。用于写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寡廉鲜耻 男盗女娼 鸡鸣狗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堂屋的侧边:~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不贪污:~洁。~正。~明。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 察考,访查:“且~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姓。

羞愧,羞辱:羞~。雪~。奇~大辱。~笑。~骂。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礼』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 《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蠡。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又姓。 《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廉』

《唐韻》力兼切《集韻》《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𠀤音匳。 《說文》仄也。 《儀禮·鄕飮酒禮》設席於堂廉東上。 《註》側邊曰廉。 《前漢·賈誼傳》廉遠地則堂高。 《註》廉,側隅也。  又《釋名》斂也,自檢斂也。  又《玉篇》淸也。 《廣韻》儉也。 《周禮·天官·小宰》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註》旣斷以六事,又以廉爲本。 《疏》廉者,潔不濫濁也。  又《玉篇》棱也。 《書·臯陶謨》𥳑而廉。 《傳》性𥳑大而有廉隅。 《禮·儒行》砥礪廉隅。  又察也。 《後漢·魯恭傳》袁安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  又《通典》官制有廉訪使廉使。 《正字通》今稱臬司。  又嚴利也。 《禮·月令》其器廉以深。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紾而搏廉。 《註》廉,嚴利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廉縣。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廉州本合州,武德四年曰越州,貞觀八年更名。  又姓。 《史記·廉頗傳》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又飛廉,漢宮名。 《前漢·武帝紀》作長安飛廉館。 《註》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耻』

《正字通》俗恥字。 《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𠀤褫上聲《說文》辱也。从心耳聲。 《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 《註》恥辱之也。 《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况國乎。 《註》言不可辱也。  又《廣韻》慙也。 《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或作誀。 《六書總要》从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