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士亲贤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ǐ shì qīn xián
成语注音 ㄌ一ˇ ㄕˋ ㄑ一ㄣ ㄒ一ㄢˊ
成语简拼 lsqx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禮士親賢
成语英文 treat worthy men with courtesy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成语典故

尊礼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者。明.无名氏《东篱赏菊》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并列 礼待有识之士,亲近贤能之人。明·无名氏《东篱赏菊》3折:“~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褒义。多用于待人、用人方面。→礼贤下士 求贤下士任贤用能 推贤下士 吐哺握发 卑礼厚币 ?妒贤嫉能 妒功害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姓。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 姓。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婚姻:~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明。~德。~能。~良。~惠。~淑。~哲。~人。圣~。礼~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弟。~侄。~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礼』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 《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蠡。 《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又姓。 《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士』

《廣韻》《集韻》《韻會》𠀤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 《詩·大雅》譽髦斯士。 《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 《書·立政》庶常吉士。 《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 《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 《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 《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 《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 《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 《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 《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 《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 《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 《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 《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 《後漢·鄭𤣥傳》昔齊置士鄕。 《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 《書·洛誥》見士于周。 《註》悉來赴役也。 《詩·豳風》勿士銜枚。 《註》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 《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𣎶。  又與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