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举午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í xī jǔ wǔ
成语注音 ㄑ一ˊ ㄒ一 ㄐㄨˇ ㄨˇ
成语简拼 qxjw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祁奚舉午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成语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马援得璘能耀武,毕竟孙贤;祁奚举午不避亲,皆因子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成语典故

同“祁奚举子”。午,祁奚之子。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祁奚举午,义不胜私。” 见“祁奚之举”。宋·钱易《南部新书》戊:“张说为左相,知京官考其子,均任中书舍人,特注之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义不胜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盛大:~寒(严寒,极冷)。 〔~~〕a.舒缓的样子;b.众多的样子。 姓。

古代指被役使的人:“~三百人”。~奴。 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为什么)不去也?子将~(什么)先?水~(何处)自至? 姓。

向上抬,向上托:~头。~手。~重。~棋不定。 动作行为:~止。轻而易~。 发起,兴办:~义。~办。创~。 提出:~要。~例。 推选,推荐:推~。荐~。 全:~国。~世。~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人。一~成名。 攻克:“一战而~鄢、郢”。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用于计时:~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间。~饭。~睡。~休。~夜(半夜、子夜)。 古同“忤”、“迕”,逆,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祁』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岐。盛也,大也。 《書·君牙》冬祁寒。 《詩·小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舒遲貌。 《詩·召南》被之祁祁。  又《小雅》興雨祁祁。  又衆多也。 《詩·豳風》采蘩祁祁。  又《大雅》諸娣從之,祁祁如雲。 《註》祁祁,徐靚也。如雲,衆多也。  又姓。  又通作耆。 《史記·五帝紀註》堯姓伊祁。 《禮·郊特牲》作伊耆。  又縣名。在太原。  又諡。 《左傳·莊六年》鄧祁侯。 《疏》諡法,經典不易曰祁。衞有石祁子。  又《史記·諡法》治典不殺曰祁。 《註》秉常不衰也。  又《廣韻》職雉切《集韻》軫視切,𠀤音旨。地名。

『奚』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𠀤音兮。隷役也。 《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 《註》奚,猶今官婢。通作㜎傒。 《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于奚。 《註》魯地。  又山名。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里,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又驒奚,駿馬名。 《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 《註》驒,音顚,生七日而超其母。  又羊奚,草名。 《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又疑問辭。 《論語》子奚不爲政。 《孟子》奚不去也。  又姓。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說文》奚,大腹也,从大,𦃟省聲。 《正字通》說文專說大腹,非是。

『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疑古切,音五。 《說文》牾也。五月隂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 《徐曰》五月陽極隂生。仵者,正衝之也。  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淮南子·時則訓》斗五月指午。  又《廣韻》交也。 《韻會》一縱一橫曰旁午,猶言交橫也。 《儀禮·特牲饋食》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 《註》縱橫割也。 《禮·內則》男角女羈。 《註》午達曰羈。 《疏》度尺而午,令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通達也。 《前漢·霍光傳》使者旁午。 《註》旁午,分布也。  又舛午,違背也。見《前漢·劉向傳》。  又《前漢·劉向傳》水旱飢蝝,蠭午𠀤起。 《註》猶雜沓也。  又《段成式詩》良人爲漬木瓜水,遮却紅腮交午痕。  又《韻會》馬屬午。晉姓司馬,因攺司馬官爲典午。